太子暗恋太子妃_分节阅读_第75节(1 / 2)

  “嗯。”他又说,却不动。整个人迷迷糊糊的。

  他甚至没太听懂她的话。她确认这家伙是真的醉了。

  她只好走到他的身后,去找他腰间的荷包。他闭上眼睛,任凭她在自己身上翻来翻去,最后摸出一块碎银“嗒”地搁在桌上。

  “付好了。”她摇了摇他,“快起来。回家啦。”

  他连“嗯”一声都懒得,闭着眼睛让她摇晃,满身都是清冽的酒香气。

  “你这个人怎么说醉就醉啊。”她很无奈地说,敲了一下他的脑袋。

  他一动不动了,她又叹了口气。她伸手拉起他的袖子,拖着他起身往前走。他闭着眼睛跟她走,安安静静的,温顺又乖觉,像个听话的布娃娃。

  小小的酒肆里,两个人一前一后地挤过人群。头顶燃着一盏又一盏摇曳的烛火,两侧满是酩酊大醉的酒客,琵琶声恍若一阵突如其来的春雨,纷纷落进他们的衣袂之间。

  姜葵推开门,拉着那个醉乎乎的人。

  门在身后合上了,喧嚣如潮水褪去,街上寂静无风。

  她在灯下仰起头,雪白的花瓣冉冉地飘落,停在她的面前。

  她几乎是下意识地去接,忽地发觉落在掌心的不是花,而是一瓣晶莹的雪。

  “看,”她对身边的人说,“下雪了。”

  漫天细雪纷纷扬扬地下落,白茫茫覆盖了远山近树。人家屋顶上铺满了洁白的雪色,青砖地面上镀了一层莹亮的微光。

  天地之间寂静如许,又仿佛有隐隐的天籁传来。

  她拉着那个人走在长街上,新雪落满他们的肩头。

  屋顶上挂着一盏微黄的灯,拉长了两人的影子。雪地上留下两行脚印,彼此依偎交缠,像是要一直相伴到天明。

  那个初雪的夜晚,他们走过了很长的路。

  她带着他去了东角楼巷,领他进了裁缝铺子上的阁楼。他在半醉半醒间,梦游似的任她拉着走,被她推到床上躺下,盖好了被子。

  他一倒在床上就睡熟了,深阖着眼睑,身上笼着淡淡的酒香。他的睫羽上凝着雪花,被她伸手轻轻拂去,在指尖化作晶莹洁净的水,在暖风里慢慢散去。

  “明天见。”她站在门口,熄灭了灯。

  -

  翌日清晨,姜葵坐在窗边擦拭她的枪。

  昨夜她回东宫的时候,谢无恙还没到,据顾詹事所说,他是在从温亲王府回宫的路上因落雪而耽误了。

  她昨夜睡得很沉,只隐约记得夜深时有人推门进来,在床边的榻上合衣睡去。清晨醒来时,谢无恙躺在榻上,背对着她,被子遮住大半脑袋。

  她擦好了枪,用一卷白麻布缠好,起身走到榻前盯着谢无恙。

  ……他的耳廓慢慢地红了。

  谢无恙叹了口气,睁开眼睛,温和地问:“夫人何事?”

  “我要离开东宫几日。”她说,“具体事务我已经同顾詹事说过了,他会一一安排。他拿不准的事,再来问你处理。”

  “好。”他微微颔首,没问她要去哪里。

  姜葵提了枪站在窗边,停了一下,转身回望他,叮嘱道:“岁寒天冷,你又抱病,要注意饮食,按时吃药。”

  “好。”他颔首。

  “还有,”她的语气严厉,“不许偷吃凉膳。”

  他偏过头,“……好。”

  谢无恙闭上眼睛继续睡了,姜葵提起枪翻窗而出,前往北亭桥上。

  北亭桥在北城墙附近,是一座经年未修的断桥,十八桥洞断在第九洞处,下方是一池静水,镜面般反射着天光。蒲柳先生做生意时常来此处,坐一架马车停在断桥之上,在晚风中与江湖侠客低声交接。

  冬日清晨,阁雪云低,远山新晴。淡淡的薄光落在桥上,下方池上浮着一层冰,积了浅浅一夜的雪。岸边树上凝着一点霜色,几只雀儿拍落积雪,扑簌簌飞上枝头。

  一个人影自远处慢步而来。他穿着一身玄黑宽袍,随意搭着一件大氅,腰间插着一柄长剑,手里提了一个酒壶,懒懒散散地走在长街上。

  一捧雪从树梢上坠落,“啪”地碎开在青砖路上,街上的人忽地不见了。

  “你迟到了。”

  桥洞下的女孩撇起嘴,不悦地瞪着面前的人,“都怪你昨天喝醉了酒。”

  “怪我。”祝子安笑道,“不过时辰还早,慢慢走也够。”

  姜葵抓起他手上提的那个酒壶,掂了掂分量,不满道:“那你还带酒?”

  “少侠行行好,酒还给我吧。”他懒洋洋地说,“冬天太冷了,喝点酒暖身。”

  他补了句,“不会再醉了,我能把握分寸。”

  姜葵看了他一会儿,他表现出一副怕冷的样子,轻轻搓着手,似是有点冻僵了。于是她把那个酒壶塞回他的手里,严厉地说:“尽量少喝。”

  “遵命。”他笑了一声,收起酒壶,指了指不远处的城门,“走吧。”

  “不坐马车么?”

  “去城门口坐大车。”他答,“洛十一已经在前面跟着了,我们慢慢尾随上去。”

  雪后初晴的阳光下,两个人肩并肩走过寂静的长街,两侧屋顶上积雪簌簌滑动,头顶的天空洁净如琉璃。祝子安侧过脸,身边的女孩走得安静,抱着白麻布的包裹,发梢蹭到了一粒雪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