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开局退伍回家_分节阅读_第139节(1 / 2)

  房间里罗成存的票,戴茜茜没少拿出来用。其实茜茜没来的时候,家里就一直吃的不错,只不过有时候肉和面粉啥的,罗成不是用票弄来的,有系统获得的,有真的是面粉厂那边‘送’的。

  所以罗成能存住票据,否则就罗成家这样的吃法,家里有定量才两个。其他人就靠厂里发的福利支撑,平时生活都快赶上后世了。最多就是平时的菜不多,但吃饭都是大米饭了,早上也开始不单是稀饭了,面条也提上了日程。

  另外就是因为赵倩和谭梦是住这边的职工宿舍,去文工团上班,都是先来罗成这边坐茜茜的边三轮。下班也是回这边,因此干脆也跟罗成的妹妹一样,一人交五块钱,早饭晚饭就在罗成这边吃了。因为她们是外地的,没来几天说有些想家,就包饺子了,还别说,吃完的确没那么想家了。

  但也没有一个月想好几回的呀,一个月吃了三回了。地主家也不敢这样吃,不过第三次不是那两文艺兵想家了。而是茜茜说要给罗成补一补,说大家喜欢吃饺子,就再包次饺子。

  至于茜茜说要给罗成补一补,罗成很想反驳说在这个家里,身体体重他都是很标准。但罗成不敢吭声。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地。

  两个年轻人一开始都没主意节制,觉得的确有意思,随便一个人想了,都互相配合。但罗成现在不行了,战斗力虽然还有,但不保持节制的话无法跟茜茜斗个旗鼓相当。

  所以在家里说话,罗成有时候有些底气不足。但今天,非要茜茜好看。

  不过说到电影,茜茜也的确在发动大家都去参演一个角色。免费的,最多就是吃个饭,可没群演费。

  像文工团的,部队来帮忙演的,他们自身本来就有工资,特别是文工团,这本来就属于他们的工作。不可能还额外给钱。

  而在文工团周边的一些人,还真有愿意为一餐饭就答应去出演一个角色的。特别是听说有可能自己的样子以后出现在电影里,更是开心。

  小雨和诗诗现在在电影院工作,也被茜茜忽悠了,说有事情去她那边,可以安排角色。到时候电影排好后,她们也会出现在电影了。而这年头,连照片都很难拍一次的,竟然可以直接以‘活人’的形象出现在电影里。

  钱不钱真无所谓,很多人觉得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而茜茜按照剧情,还给罗成留了一个合适的角色。

  这年头剧本容易找到,主要是没钱拍,有钱也是优先用在生计上。所以茜茜去昌城的文工团说想以拍电影的方式开展在义安的文工团工作,并且费用已经有义安的汽车厂支助。昌城文工团的人听到后对戴茜茜这个差不多光杆的‘团长’热情的不得了。

  而电影能顺利的筹备,也少不了昌城那边的文工团在组织,导演和拍摄设备都要提前申请的。否则光让茜茜去找剧本去找导演,她还真不懂怎么去操作。

  傍晚,茜茜开着边三轮,拉着赵倩和谭梦回来了。诗诗听到声音就从厨房跑了出来,跟茜茜说她和小雨明天都休息,明天能不能去拍那个电影。

  茜茜说可以,保证给她们能上画面(镜头)的角色。不过她们要去的话,罗成今天开回来的那辆边三轮也要挪用了。五个人一辆边三轮可去不了。

  晚上,吃的不错,有辣椒炒肉,很下饭。饭后,404活动,活动结束后,明面上是罗成胜了,但罗成感觉茜茜是在演,也不知道哪里学来的,会说‘不行了’。女人越说不行,男人越起劲,可事后罗成总感觉哪里不对。

第288章 建设完成

  两个月的时间,能建一个大型工业园区嘛?还是在没有挖掘机,吊机,推土机之类的情况下。

  六十多个厂房,外加办公楼,大型停车厂,食堂,保育室,托儿所等等,加一起大大小小,八十多栋房子,厂房好在都是两层的,但面积都很大。

  整个工业区是一个四方的结构,分东南西北四个区,四个区域都有一个大食堂。而中心区域,弄了一个美食城,也就是一个大型的食堂。

  整个工业园建设好后,真要饱和使用上,能容纳几万,虽然大家不生活在这边,但配套的厕所总要有,这都不是小数目。

  但省区一下组织了二十来个各城市住建局的队伍,每个住建局平均弄四五个建筑,也不是搞不定。

  一个工地,100个人干的话,一年要是能完工。那么200个人肯定不能把时间缩短到半年,不过300个人的话,大约能缩短到五个月。

  罗成不知道工业区动工具体多少人,但反正他去看过,到处都是人,感觉能有上万人。光每天送粮食和蔬菜去那边的车,就特别多,拉人去干活的卡车也是经常能看见。

  反正一个厂房,管你面积多大,四面强肯定是同时砌上去的,墙面也厚,没有机器,就是人多。

  所以两个月,不光房屋建设好了,周边的排水和道路都弄好了。其实如果不是有些工序需要等时间的,速度还能快,每建好一层都要让平面干几天才行,不能立刻施工,否则直接两层的大厂房,一下就弄上去,反而影响牢靠型。

  其实讲真的,两个月弄一个一个工业园区真不算什么,后世的基建狂魔真不是吹的。一个来月建一个高层宾馆,不过是模块式建法,很多材料都是要提前准备好的。但也算是很快了。

  工业区建设的快,当然是好事,让汽车厂有足够的时间慢慢转移过去。但罗成计划的种植和养殖的事情,在这一个月里差点出了乱子。

  两斤大米,三斤粗粮。按照价格计算,五毛钱不到。这是罗成给的开荒待遇,但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实施的,不是干重活的根本拿不到这五斤粮。都是按照农村工分的形式计算,十分算一个工分,大部分人都是拿八个分,还有老弱的拿四分也很正常。

  如果只拿四分的话,其实也就是一斤大米不到加一斤多粗粮。按照罗成的设想,这年头的人饭量都大,如果挣这样点,罗成感觉还不够吃的。

  当然了,能挣到八分以上感觉还是够吃的。罗成的初衷想法是让他们除了自己吃,再存点粮食好回家。

  但罗成却忘记了一点,算是算五毛钱的粮食,但没把买粮需要粮票算进去。何况光五毛钱也很多了,一个月算下来十五呢,普通临时工才二十不到。那些散工扫大街的就更少了,就十来块出头。

  而且他们挣的钱还买不来粮食,而在农村,一大家干活也不敢保证一个月平均能弄一百五十斤粮食。

  所以一些知情的本地农村人闹了起来,对乞讨者比对本土农村人还要好。要知道大家现在为了熬到春收,那粮食一人吃几口都要算的清清楚楚。现在好了,强壮有力的干活就能拿五斤粮,这对农村种地的人来说不公平,要这样的话,他们不种了,也去当乞丐,也去挣这一天五斤粮食的活。

  甚至城区里的一些干散活的人都想去干了,五斤粮呀,有两斤还是细的。怎么不能干,如果在黑市,能卖一块呢。

  罗成是真没有想到,竟然会因为粮食给的多而闹起来了。差点发生斗殴事件,就是这活不让附近的人干,这些乞讨者也别想干了,阻止他们干活。

  最后降了待遇,还分了山头,让附近的农村人有组织的来协助一起开荒。原本预计山上水果种植的先不急,先开荒种菜和西瓜啥的,这后来因为加入的人多,山林里都都清理出来了,按照农业大学的人分析的,只要影响果树生长的那些草木都给清理了,弄出来的木材搭木屋去了。

  而在这工业区建设期间,发生了一件事。汽车厂生产的汽油发动机被日本购买走了两百台,好歹也花了六十万。但却没了后续动作,罗成都有些担心,总不能运气那么好,少走了弯路,提前给破解了出来吧。

  按照罗成的猜想,正常情况下,起码还得买几百台才对。这样一来,想获得技术,花个一百五至二百万之间才对。当然了,破解还需要时间,耽误个半年,然后再投入生产,起码是年底的事情了。

  而且比较抱歉的是,就算日本弄出跟汽车厂一样的汽油发动机。罗成这边还有涡轮增压技术。除了能增强马力,平时行驶的时候,只要不超过多少码数,是比直接用大马力发动机省油的。

  但小日本并不想死板的破解,竟然直接派人来想购买技术。开价是真不低,并且还带来了一份采购合同,只要肯出售技术,日本某集团还愿意大量采购汽车厂的汽油发动机,不过就是价格得优惠。

  简单点说,他们哪怕是拿到技术了,也不想浪费时间。他们是战败国,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正规军队,所以现在全力发展工业,但又应为地理位置原因,发展工业也是民用工业,现在跟他们合作的国家不少,但竞争的也同样不少。他们现在的目的很简单,掌握技术后,倒是不介意让中国来给他们加工。

  而且中国的确生产成本低,这次来跟汽车厂谈判的还是五铃发动机厂牵的头,希望能催成合作。五铃发动机厂就是日资合作的,生产的是柴油机,每年给当地带来不少利润,解决了不少就业问题。

  当日本有就技术,罗成的发动机要想再卖日本高价格是不可能,只能挣加工费了。但就算是加工费,利润其实还是可以的。有一说一,可能是知道他们的国家在中形象不好,因此在合作方面,其实还是比较大度的。

  哪怕是后世,很多外资企业合作,就没听说过什么日资企业出现影响比较大的事情。反而是香港台湾,韩国印度之类的经常出现问题。

  对于技术出售,罗成其实是愿意的,但这年代只要涉及对外的事情,就得谨慎。你卖技术,特别是卖给日本,别搞出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就好。

  最后罗成还是想戴天德汇报了一下,好在罗成的发动机属于民用技术,价格合理的话,不是不能卖。反正卖的是外汇,价格又不低。报备一下情况就好。但目前让戴天德有些想不通的是,为什么要卖,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一直高价出口发动机不好嘛。虽然卖的比较零散,主要是价格卖的太贵,落后的国家买不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