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开局退伍回家_分节阅读_第99节(2 / 2)

  会议结束后,有安排到任务的,立刻动身去干。没安排到的,其实也可以根据厂里发展的方向推断大致什么时候能到自己这边。

  就比如医务室的李小彤,她目前就有些愁了,工厂如果工人一但过千,就会有正常的医生岗位来坐班。不像她们护士,只能开个感冒药,打个退烧针,当然还能包扎一下小伤口。但碰到那种身体不舒服,又没发烧的状况。那她们真的是一点用都没有。

  其实也就是李小彤在实习的时候被人管惯了,现在一下有种当家作主的感觉。有点不想别人在她头上,所以才愁,而这在她头上也指的是医务科,不是说罗成。

  现在医务室又招了一个护士,还是李小彤喊来的,成为了她的小跟班。但其实她们的级别都是一样的,除非工厂继续扩大,医务室也变成小门诊类型的,看病的科目也多起来。那样李小彤还能当一个护士长。

  罗成当然不知道这丫头的心思,这徐海棠来开会就是算了,起码有些消息的确可以直接让她喊广播。但李小彤一个医务室的,也老跑来开个毛子会。如果不是看她长的漂亮,起到一点养眼的程度,罗成就会单独通知她以后不用来开会了。

  上午十点左右,罗成的父亲果然又来了,这来的次数多了,罗成也不用每次父亲来就出面接待了。他此时在新工厂这边看热闹呢,一块超过半吨重的板子,在没有高吨位冲压机的情况下,如何手工把两头弄从弧形。

  当然了,说是手工弄,也是要借助各种小工具的,卡位,定形,焊切机等。

  罗成就站在车间里,看着各师傅在做着准备工作。弧度多长多大,都用卡尺标记好。准备工作是真的做的一丝不苟。但其实这只是车身架子而已,要求其实并不高的。

  板子底下是垫好了钢管的,就看见几个气焊师傅直接从标记的位置开始煅烧,还有两拿大铁锤的师傅,是真的直接敲呀。

  真的就跟打铁似的,十分有节奏的敲打,敲弯多少幅度转一点都有人在边上看的。哪里不到位哪里要敲,都是有人在侧边瞄着看的。

  也就是十几分钟,一个面的幅度造型就出来了。除了面上有些敲击的印子需要打磨一下,光从弧度来看,真不像是手工弄出来的。

  但也不得不说,工人的技术虽然好,基本气焊煅烧多深,大铁锤用多少力气去敲,都稳的一逼。可在后世的百吨千吨冲压的情况下,一个边也就是冲压一下就出来了。特别是这种精确要求不高的东西,更是淘汰不少技术工人。

  七八个人弄一个面要十几分钟,还不算前期的测量和划线准备工作。这还只是需要两个面而已。要是轿车那样的造型,像红旗车那样的,各种弯弧,这样一组人,一天可能也就能敲一个车架子出来。

  而就这样的一组人,还都得是技术高超的工人,一般人根本就弄不出这样的配合。并且别看工人现在如此稳,但其实要保持高频率稳定输出,是很费心神的。所以哪怕现在只有五张车板子,除去休息的时间,可能一天都弄不好。

  也就是看了一张板子弄成型,罗成就离开了。罗成打算去设计方块车2.0版(面包车),车身钣金也只需要轻微幅度就行。而且铁皮薄,不需要这样多人就可以敲打出来。

  但这样的车身制造速度,就算变速器不卡脖子,产量也起不来。难怪红旗车现在还只能配某大佬级别的人了,谁现在造车在国内都快不了。

  按理说,天冷的时间和天热时间其实是一样长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有种错觉,那就是天冷的时间好像过的比天热快。随便动一下子,就半天没了。

  中午父亲罗文就带着人在工厂食堂吃的饭,昨天整的板栗香菇炖鸡,小雨是留了饭盒大小的一盒的。让父亲带回去给家人一起吃。

  新的食堂,刘易带着人已经去那边搞了,食堂在新旧工厂厂房之间,食堂面积弄的比较大。顶上吊的是钢结构顶,不用刚才厂房建不了那么大。

  新的食堂也是罗成设计的,跟后世的学校那种食堂类似,有很多打菜的窗口和接待房间。

  而旧的食堂目前也没立刻撤离过去,主要是新食堂一些设施还不齐全。老食堂是实在没办法了,每天厨房人挤人,打菜的时候,也是排队排很久。

  现在有了新的食堂,在新厂房那边干活的,就不用到这边来了。这边的旧食堂,也要不了几天其实也会搬过去。

  中午罗成吃过饭就溜了,跟人事部打招呼了的。工厂现在还没有副厂长,罗成也没时间调休,所以有事离开工厂,罗成都要跟人事部打招呼。

  罗成是回房间拿了粮本准备去领粮票的,当然了,也要去一趟邮寄拿信件。

  先取了信件,然后再去的粮店,没买粮,都把配合取了票。粗粮票可以直接给父亲罗文,现在老家也暂时不缺粗狼。储存点粮票比存粮食方便多了。

  下午,罗成是先在办公室门口观看了一下没人过来,再到办公室里面拆开的信件。上次回信,询问戴茜茜裹胸布尺寸的问题,不知道对方是怎么回复的。要是对方认真跟他讨论这个,他倒是可以再深度讨论一个问题。

  这个时代的男女穿的内裤都是四角的,不知道戴茜茜对三角的内裤有什么看法。这在国外都有穿比基尼的了,国外设计出三角裤,是为了省布呢,还是一种时尚。

  这~~装逼~~的东西,可是真装逼呀,值得讨论一下。

第227章 经济合作社

  对于裹胸布的事情,在信件里戴茜茜果然回应了,不过都是警告和威胁。

  信件里,戴茜茜让罗成稳重点,有些事情婚后怎么样都可以。但处对象期间,别探讨那些没用的涩涩东西,可以探讨对未来的生活,梦想,抱负等等,哪怕是文学方面的东西都行。

  看着信件,罗成是有些失望,不是罗成没生活上的梦想,但曾经的梦想,在这时代根本实现不了呀。这时代挣钱你也没什么地方花,想玩连网络都没有。他的梦想本来就比较世俗,为社会做奉献之类的,那不是他的作风。

  婚后就婚后,最多早点结婚,结婚后在床上罗成就不相信整不服戴茜茜。信件整齐的折叠好放进了信封,看着收好的信件其实想想也是。这些信件可是象征着这年代的爱情,以后有子女了,子孙了,还可以拿出来给他们看看这年代人淳朴的爱情。

  可要是真跟罗成那样,交往写信,内容都是裹胸布呀,三角内裤啥的,后面在露骨点,妥妥小黄文呀。被谁看见了,都得社死。

  父亲罗文在两点左右又拉着四百斤粗粮走了,这下一场雨,天气又变冷,鸡蛋产量又少了。现在还能送三百斤,那是因为有库存,再送几次就得没了,那可能就是送鸡鸭过来了。

  龙津镇合镇,也这样多天了,对于村民来说没有啥影响,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镇里的财务,倒是因为有木托盘的利润分成,拿出来通过其他渠道买一点粮,一直在给另外一个大队补助。

  新的镇长已经到任,对于这种补助的事情,也没说什么。村民都没钱没粮供养近一百老弱的乞讨者,除了一开始一户捐了半斤粮,再多都不干了。镇里救济逃荒乞讨者,难道为了他们还要逼的自己镇里的人去乞讨嘛。

  现在第一大队和二大队里收留的乞食者,精神面貌完全不一样。在第一大队里收容的都是年轻人,一开始刚来先是搭建木房子,统一收容管理,来了就是去开荒。给的吃食也就是弄碎了的米糠和豆粕,混合在一起煮一煮就那样吃了。

  大家都知道,这东西在往常粮食丰收的情况下,除了家里人口多还有老弱的,粮食不够吃才会吃这个。否则这就是用来当饲料的,不过现在有这个吃就不错了。

  而最近这几天,第一大队也没亏待他们,起码有正经的粗粮吃了,吃了不会胀气。而且也有大白菜和萝卜当菜,在这边,虽然被收容的是难民,但这日子起码过的有滋味,大家的心活过来了。

  可在第二大队,被收容的人都是老弱,他们的收容方针是不需要这些人干活。就天天躺着就好,少动就吃的少,饿不死就行。每天都是喝稀的,吊着命而已,一但有谁来个头疼脑热的,身体虚弱的根本扛不住,这才多少天,已经有被收容的两个老人没了。

  而二个大队被收容的人,有不少其实的一起逃荒过来的家人或者亲戚,在一大队的收容者知道二大队的情况后,不少人在恳请一大队这边,把小孩接过来,这老的没了没办法,小孩可是传承是未来呀。

  什么是家,有了家人才算家,特别是有小孩的家庭。很多逃荒的,在外地要是能安置下来,可能就不愿意再回老家去了。但安置不下了,人要是撑下来了。到明年春天,基本会由地方组织把这些人送回老家农村继续去种地啥的。

  当然组织回家,地方财政掏腰包,这些人回老家了,还要发种粮发安置粮。如果是在外地能安家落户的,不愿意回老家的,也会遵从这些人的意见的。

  所以出现这样的震荡,饥荒也好,或者其他灾难,背井离乡。然后就会出现一种情况,有些人外省也有亲戚了,碰到发展好的,老家人去外省投奔亲戚的也有。

  收容小孩,罗保田是和罗文商量过这事情,现在不是农忙,很多人都往罗文这边凑。因为罗文是副大队长,管理的是副业。养猪,伐木,弄木材,做托盘都需要人。可明年开春怎么弄,种田才是农民的本职工作,保障粮食生产是农民的第一任务。

  与汽车厂签订的短期生产协议,谁都明白,只要不出意外这就是长期的。一个月能给镇里带来上千财政收入,一年可是上万呢。就算只要30%上交,镇里也不会舍弃这收入,大队里的人也同样舍不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