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开局退伍回家_分节阅读_第100节(1 / 2)

  所以现在就是有想在龙津镇安家落户的,承诺开荒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到二大队接一个亲人过来,如果不是二大队那边有亲人的,其他地方有也可以收容。

  罗成听了第一大队的打算,其实也有一些想法的。想明年年初跟第一大队进行更进一步的合作,给一些简易物品加工给他们去干。而第一大队成为汽车厂的蔬菜和肉食保障基地,简单点说就是成立一个经济合作社,进行互惠互利,其实也就是公社后期发展的必然过程。

  这事情,罗成在父亲罗文回去的时候,让他去跟镇里说说。当然了,这经济合作社肯定是建立在不影响农村种粮的情况下成立的。新开荒的地,其实第一年并不适合种粮的,起码大米和麦子之类的不适合,有产量也极其低。

  特别是山坡上开荒出来的田地类,种水稻还得弄水沟之类的,地势高还不好弄水。但如果种菜就不一样了,农村人现在不怎么种菜,那是种多了也不好卖,不允许个人买卖。家上农村人吃菜也细,吃饭的时候一点点菜就够了,所以别看农村到处都是地,但菜地其实少。

  这要是农村合作社能成立,在运输方面,汽车制造厂也是能出力的。每次去拉菜和其他的东西,可以由汽车厂这边负责,并且,工厂的厕所大粪之类的,只要大队里提供木桶,这边也可以去镇里的时候,把菜拉过去。

  而且如果田地里的粮食以后要是再欠收,通过经济合作社,罗成还可以适当弄点粮食卖给村民。当然前提是汽车制造厂的产品真的出口以后,能弄到额外的粮食。

  搞经济合作社,可不能把粮食规划进来,那就动了粮站的底线了,农民可是要交公粮的。

  罗成下午是在汽车制造厂,带着一些组装工,开始组装叉车了。这机动叉车几乎很多部件都是重型的,好在厂里自己生产了手动叉车,在搬运东西方面省时省力。

  而在龙津镇那边,父亲罗文回去就跟罗保田说了这个事情,大队长罗保田听到这消息后,自然是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情的。但这事情得找镇里的公社领导,他们可没权力答应这事,这等于直接在镇里成立了一个部门了,还要专门上班的人员。

  而经济合作社的负责人,由罗成的父亲担任再合适不过了。所以把城里带来的粮食给要分的人分了一下,罗保田和罗文就去公社找新来的镇长说这个事情了。

  新来的镇长,最多也就是不偏袒哪一边,这也是为什么上面上次选择空降一个人来担任的原因。但镇里的书记还是有点偏袒的,毕竟在担任书记之前是长津镇的一把收,对于二大队的队长和一些成员,天然熟悉一些。

  当然了,现在合镇后,都属于同一管辖范围,偏袒太过也不可能。

  但听到一大队要跟城里的汽车厂搞经济合作社,也算是集体性质的。在保证不影响明年的粮食种植情况下,又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了。

  至于说种菜养鸡鸭猪供应汽车厂,对于镇里来说那是小事。书记听到又有新的项目合作,那才是眼前一亮。

  做木托盘,生产一个就可以卖一块四,而且通过大队里的会计汇报的情况,镇里也是知道的。汽车厂是挣了一毛钱的运费,这是一开始协商的。但其实现在是由大队里直接送到轧钢厂了,等于汽车厂什么都没出,最多就是垫付了托盘的资金。

  因为轧钢厂那边是跟汽车厂月结货款的,而大队里跟汽车厂是属于短期合作,送一次货结算一次。并且大队里等钱等粮用,月结可拖不起。

  镇里给汽车厂供应蔬菜,那能有几个钱。很多菜在城里的农贸市场才一分钱一斤,大白菜实际上还没有一分钱,要是少才按照一分钱算,要的多,可能是五斤菜才四分钱。所以镇里要是给汽车厂明年供应蔬菜,这价格也不可能高于市场。

  一百斤蔬菜才卖一块钱左右,还不算成本。那有干加工的活挣钱,搞一个木托盘就能挣一块来钱。

  这合作没有关系,但不能一大队吃独食。而且大家都知道,一大队现在因为有营生有粮,还在主动收容一些能干活的乞食者呢。谁都知道这是在为明年开春做筹备的。

  要是之前只有一个木托盘的项目,那也就不多说了。因为跟汽车厂那边定的协议也是有数量说明的,一个月供应一千五百个。所以一大队要是有能力收容一些外人,甚至把二大队的一些小孩要过去了,上面其实也是愿意看见的。

  但是现在又可能有新的营生了,总不可能一直宁愿收容外地人,也不照顾同一个镇里的二大队吧。

  而且这经济合作社一搞,让罗文当一个有编制的社长,他完全可以按照整个镇来操作。二大队的副队长也是分管大队里副业的,最多到时候也听从罗文管理就是了,只要能给二大队带来额外的收入,这算的了什么。

  当初上面还提议让罗文当副镇长呢,还是因为当时供应不上全镇的养殖,罗文主动放弃的。罗文要是当时敢立军令状,一个副镇长的公职早就到手了。

  现在书记这边也不敢逼的罗文太狠,只要他能照应一下二大队,成立的合作社就让罗文当负责人。业务方面,罗文可以偏袒一下一大队,但二大队总得分点业务呀。书记认为,这经济合作社是属于整个镇的,而不是一个大队的。

  得到回复后,罗保田和罗文就回去商量了。这的确合镇是现实,在以前没合镇的时候,龙阳镇还有几个大队呢,如果不是后来闹了矛盾,其实几个大队之间还是互相帮助的。要知道一个镇里的娶嫁都是互通的,这宁愿一直收留外地人,也不让二大队占点便宜,也的确说不过去。

  其实之前两镇之间的边界处几个村庄也有互相嫁娶的人,都算是亲家了。现在镇书记跟罗文的谈话,也算是很给面子了,让这边可以适当偏袒一大队的人。而且为了让罗文送货方便,本来龙阳镇就两台拖拉机的,另外两台拖拉机是以前长津镇的,现在都在给一大队使用。

  想来想去,两人都觉得还是答应了书记的好,而镇里人看不上的那一分二分的蔬菜钱。对于一大队来说,他们能看的上。

  账目是算的没错,一百斤蔬菜可能就一块钱左右,但季节性的蔬菜长的快呀。一个冬瓜大的就十几二十斤呢,有些个别的,长的很大的都有可能。现在工厂人少,五百来人,但不断有工人被招进工厂。军工厂那边的人再到位,预计招的工人也到位,能有八百来人。

  而且这说的是明年的事情呢,现在工厂还要发展还在扩张,明年最少上千人了。一个人一餐就算吃二三两的菜,一天都二三百斤,一个月得上万斤呢。

  反正现在两天就去一趟城里,到时候去城里再商量一下看就是。

  现在这经常去城里的队伍在镇里可吃香了,老有人要带个什么东西的,都托着帮忙带点。镇里的供销社东西不齐全,有些东西城里有的这边没有。而且不少小队长也跟着去城里,小队长住的可是村里。村里到镇里也不少路程呢,一些村里的人要个针线油盐啥的,这不也省的跑一趟嘛。

  义安城汽车厂,一个下午,也没组装出半架叉车出来。他代领人组装的目的还是教会组装工组装,很多底架和固定点都要一步步的记录。等走了一次流程,距离和尺寸大家都用笔记好后,以后就快了。

  而且罗成设计的安置部位是没有错,但各种管子和线路怎么接怎么排,也是要具体看实际情况的。并且安装好后,如何固定都是要后续来操作的。只不过这些步骤不影响整体设计而已。

  并且这些线路的排放,其实可以找军工厂的工程师来优化设计的。所以很多设备和机械,第一次组装,没有具体标准的情况下,都快不了。

  这次没怎么提前下班,罗成又是去农贸市场溜达签到了一下才回的家。等叉车搞出来后,罗成就打算搞变速器,这系统的签到功能到时候又要耗在里面了。

第228章 拆废一台发动机

  废~~废了。

  在轧钢厂的临时研究室内,一台拆开了的发动机摆放在工作台上,这发动机玩的太跳脱了。有些零件看不懂作用不说,还一拧开,底下的部件竟然弹开了。要想装回去还得拆开其他部位的,而拆卸其他部位的时候,又是各种错乱的组装方式。

  那么多螺丝配件,经常是这边拧松,另外的配件就跟着松。甚至还有电子自毁模式,也是物理模式,果然没按照安装顺序拆卸,有部件松了,就会跟触发陷阱一样,一跟铜丝之类的东西,就会弹到一个小电子上,然后造成小型的短路烧毁某个配件。

  反正是现在研究室的人组装不上去了,这发动机是汽车厂的赵主任提供的,是已经测试了运行性能的一台发动机。交过来是给他们进一步测试马力之类的。

  在汽车制造厂的测试,通过空转的形式,已经初步证明了油耗肯定比以前的低很多。而且转数快,震动幅度非常小。

  而且汽车厂已经把一台发动机安装在吉普车上了,目前也是性能提升的相对完美。只不过还没测试这款发动机的最大负载量,很多数据是要慢慢测试的。罗成那边是有发动机的理论测试的,但理论测试只能是一个依据,大家搞研发的,都明白理论数据和现实数据的差距。

  就比如一个最求质量的国家,他们的标准是安装最低负荷计算的,比如日本那边的货车载重限制是十吨的话,可能这十吨是安全标准,你其实拉二十吨都没问题。

  而国内的载重十吨算超载的话,那绝对属于高负荷,你再多拉货就要出问题了。

  现在的问题是,罗成提供的这份理论数据,大家在测试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下得到的标准。而在拆卸之前,已经用传统的机械转力测试了一下这款发动机的最大负荷马力,早已超出罗成给出的理论数据,但如果一直用负荷的方式运行发动机的话,的确会出现损伤的。

  这就跟油门一直踩到底在开车一样,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怎么可能吃的消。

  “这款发动机怎么办,还~~好像还不回去了。”

  “去跟赵主任说这台发动机被上面配用了吧,当正常购买他们的,对了,罗成那边有给这发动机定价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