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十四章271(1 / 2)

  与此同时,闲赋在京的小林郡王也被请来担任策华宫夫子,据说有大臣想要反对让如此二位文武英才降格调去教公主聘,被都察院竭尽全力给阻拦了,原因无他,实在是普天之下没人奈何得住公主聘。

  那丫头报复言官,把人整蛊得乘轿子得先检查坐垫上有否扎针头,遭了老罪的官员去皇帝面前告状,皇帝满心愧疚亲自给你又拜又道歉,老天爷,要命啊,谁当得起在朝天子拾礼拜道歉?!

  而且,若实在与个丫头片子斤斤计较紧,又会显得大臣们没有容人之量,后来情况就慢慢变成“公主聘整蛊”和“大臣上书告状”的恶性循环。

  同时把赵长源和林祝禺请去策华宫教书,那二位有真本事,只要能镇得住策华宫小魔头那就是天大的好事,还管他是否合规矩礼法。

  据那些担任过策华宫讲官的文武夫子说,公家有此举乃是因为没人压得住公主聘这小魔头,念书时她喜欢拉着老夫子骑马射箭、舞刀弄枪、研究兵家诡道,甚不怕把老骨头们折腾散架;

  学武课时则又扬言自己喜欢四书五经,摇头晃脑嘴里翻来覆去一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愁得武夫子们天天脑袋疼。

  公主聘古灵精怪又出其不意,常常捉弄得文夫子和武先生不知所措。

  赵长源和林祝禺担任策华宫文武夫子消息传到朝廷,最高兴的要数翰林院和都察院,大家对此出乎一致地赞成,直言公家圣明皇恩浩荡。

  他们凑一起分析:“你看啊,公主聘她不是文课上闹腾喜欢学骑射么?赵长源可以教她啊!”

  赵大公子骑射本事之高超,汴都世家谁敢在其面前称强者?赵大公子的兵谋术法与名将林祝禺行兵之道高度契合,那本事几乎擎天架海了,若是连赵长源都压不住公主聘那位小祖宗,则从此百官尽苦这位小姑奶奶荼毒咯。

  还有人补充:“哎,若公主聘忽要在武课上学文课呢?那也不妨事,林祝禺可以啊!”

  别看人小林郡王现在重伤后弱不禁风,人家当年可是以不满十岁之龄,力压后来的乙未科状元郎赵长源而一举夺得院试二考第一名的人哎,倘公主想在武课上学文业,哪篇四书五经她学不到?区区一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算什么,搞不好小林郡王还能让公主殿下边挥舞长刀边背诵《木兰辞》呢。

  说完这些大家哄然大笑:“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那学起来多得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