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度.3(1 / 2)

梁柯正带着万里从商贩手中接过热腾腾的米糕。只见一人跌跌撞撞地从桥那头走来。梁柯护住万里和吃食,朝路边上走。只听那人嘴里念叨着什么鬼神报应之类的话,冒冒失失朝那边走去。商贩看了一眼来人,很嫌弃地啐了一口唾沫。

万里听见鬼神报应,难免想起昨夜的梦,心里五味杂陈。

梁柯问此人来由。

商贩道:“这人曾是我们乡贤吕家管财的。吕家前年把自己的女儿嫁到秦家去了以后,这人便得了失心疯。吕老爷也是心善,只是罢了他的职。每天还是让他到吕府做些杂事。还是拿钱养着这废人。”

有人说,这人曾经爱慕着吕家的那位小姐。吕家小姐成了秦少夫人,于是他便疯掉了。有人说这人曾是被吕家收养的孤儿,因着秦家对吕家用强手段说亲,出面为主人家推拒却遭了秦家的报复。也有人说,这人原来就疯疯傻傻,只是吕家小姐貌若天仙,能让此人恢复神智,而今人不在了,人也就疯了。

谣言千传百传,越传越扯。总结下来就是这人原先有管理财务之能,在吕家小姐出嫁后却变成了疯子。这很难不让人想起一些痴男怨女的故事。有人说这男的专情,也有人说这人痴心妄想。梁柯一听便知道事情不对,也没有问个究竟,吃完东西向商家道谢,就带着万里朝那疯人跑去的方向走。

“你要去吕府?我们没有什么由头,直接去人家家里是不是不太好?”

“不用直接进去,只要找个从吕府进出的人打听打听就可以。”

“好。”

于是二人商量好,对了口径,若是被人问起,依旧兄妹相称。只说梁柯是带着家里唯一的妹妹上省城赶考刚刚回来。路遇稻莲村听闻吕家代代出乡贤,又自知失礼,只想来问问这吕家的发家事迹,一以自勉,二来若是将来著书立说,也好拿吕家做个好材料。

二人于门口等候,不过一时,果然有人来往。看打扮,像是家丁一般人物。二人上前作揖问询。而那人虽是粗布粗袍,谈话时却对答如流,对吕家的事掌握得一丝不漏。唯独在吕家的最小辈子女这件事上含糊不清。听说吕老爷生有一长女,后得一子。长女嫁给了秦五少爷。而梁柯根据生辰年份一算,又觉得吕家长女年龄四十有八,似乎和秦姜民根本都不是一代人了。真是怪哉!

两人继续打太极,却也撬不出什么有用的话来。万里把话题一转:“我见小公子气宇非凡,你又是缘何来吕家当差呢?”

那人先是一愣,随即开口:“小人自出生就被吕家收养了,老爷开明,小人后来能随着小少爷去学堂读书,懂些礼节。少爷及第,在省里做官,我就留在吕家,做些后勤活计。”

“方才午时,我同妹妹经过南桥,见一人神色异常朝这边走来,问路人,说是您家中的仆人,不知您对此人有所了解否?”

那人突然一变脸色,过了半晌见兄妹二人恭敬神色等他回复,只能恭敬以实答道:“望二位客人见谅。此事乃我们吕家家事,不便透露过多。”

万里和梁柯没有为难人家,行礼告别。

万里同梁柯道奇怪。这吕家和秦家怎么一个比一个怪。看着秦姜民还蛮有风度的,怎么本家和岳丈家背后都有隐情的样子。

二人回到客栈,见到驿人已等候在门口了。万里忙上前行礼,要来信件,同梁柯上楼去拆信。

回信中说,秦姜民伤势已大愈了,明日便回家来。临近七月十五,两位老师在村里忙着主持祭祀事宜,不方便下山。谦慈特地叮嘱梁柯要好好照顾万里,尤其是七夕佳节,江源城有灯会,一来要小心人群拥挤,一不小心走丢了,干拐卖的人花招可多得很。二来既然出去玩了,就以开心为主,不要起冲突闹矛盾。三来七夕一过,赶紧家去,两位老师也忙不过来。

而对于万里的梦境,老师们也没有多提。毕竟秦姜民若是回了秦家,一切可能的祸患也就没有了。吕氏只需活过今晚,便再难出祸事。

梁柯看着一脸沉重的万里,将话题引到七夕上来:“你明儿是不是要乞巧?”

“是啊。按照归灵村的规矩,七月初七,女孩子们祈愿是最灵的。这次得知七月初七要在外头过,我还特地带了绣好的香袋。听说江源城有乞巧节的夜市,我想去拜拜女娲庙再去夜市玩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