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追悔反思(1 / 2)

当秦榣峰慢慢冷静下来后,他知道自己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即使现在生不如死,却也只能拼尽全力地活下去。无论如何,生活总得继续,自己犯下的错,只能由自己买单。

于是,他每天强颜欢笑,尽量在亲人、朋友、同事面前掩饰自己的心情,以便真正让这段往事成为过去,成为不为人知的秘密。

然而,尽管在外人看来,他和过去并无二致,但在生活面前,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过得有多憋屈,有多窝囊。尽管同事和朋友都夸他才华横溢、文采飞扬,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有多愚蠢,有多不堪。

“古玩”事件过后,让他本来就过得捉襟见肘的日子更加艰难潦倒。别说偿还银行的本金,就是每季度偿还利息他都难以承担,更何况还有亲人和朋友的债务。

刚开始遇到债主催债时,他还可以厚着脸皮找先前没有债务关系的亲人、朋友或同事想想办法,拆东补西。可到后来,能想办法的地方都被他“拆”过了,以至于即使只是向外借一千块钱,对他来说也是天大的难题。

他的日子已经陷入绝境,可谓举步维艰。那一刻,他真正体会到追悔莫及的滋味。“一失足成千古恨”这句话,让他时时处处产生切肤之痛,让他觉得自己这次犯下的错,百死莫赎。

他无数次地嘲笑自己,那些他先前引以为傲的所谓修养和品行,不过是自欺欺人的笑柄,那些先前读过的圣贤书,全都被他读到牛屁股里面去了……

当他想起恩师先前的谆谆教诲时,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人须在事上磨,做功夫,乃有益”,“须知真修行非在山上、非在庙里,红尘即道场、处世即修行,此谓遇事修性、遇人修心”等等诸言,不过是对他悲催现状的极大讽刺!

这一课,比他研究生三年上的所有课的总合还要深刻。

他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此前经历的种种,无一不向他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若对自己的修养和品行盲目乐观,迟早一定会跌落深渊,纵使不粉身碎骨,至少也是遍体鳞伤。

他不由得想起了近几年来的经历,初入职场时,老是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自觉才华横溢,热情而充满幻想,总觉得自己才能过人、堪当重任,可以在危难关头力挽狂澜,单骑救主。

正是这种“盲目乐观”,让秦榣峰失去了最起码的风险防范意识,忽视了潜在问题的巨大威力,从而离现实越来越远,最终陷入今天这种一败涂地的窘境。此刻的他,离“单骑救主”的英雄相距十万八千里,不过是一个自身难保的“泥菩萨”。

遗憾的是,对很多道理的真切体验,总是要用沉重的代价去换取。而在此之前,书上写的,别人说的,人们总是习惯于看看而已、听听罢了,丝毫不以为然。

秦榣峰一直以为他是一个明智的人,不会犯常人所犯的这些低级错误。经过这次劫难以后,他才如梦初醒,他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甚至比普通人还弱智!

至此,秦榣峰终于深刻认识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过于高估自己,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事。盲目乐观等同于低估风险,必将导致“黑天鹅”事件不定时发生,而且一旦发生就容易产生无法挽回的恶果。因为如果一味地盲目自信,就极易蒙蔽双眼,潜伏的危险便会不请自来,稍不留神,就会成为危机的牺牲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