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战火68(1 / 2)

这时候已近半夜,赵卫国将路清河搬上了床,也沉沉睡去。

等到他第二日醒来的时候,宿舍里空无一人,看来那个路清河是听了自己的劝,一大早地去找学校争取岗位了。

赵卫国暗自点了点头,这个路清河虽然喜欢较真,却不是那种完全没脑子的人,若是能在合适的位置上,必能做出一番成绩。

宿舍都空了,他呆下去也没什么意思,洗漱了一番之后,就急忙的往家赶。

订婚的日子选在了农历四月二十,按节令的话,应该是麦收之前;而结婚的日子选了农历五月十二,那时候应该是刚收完麦,还没秋种。

算起来,离结婚也没多少天了。

这几天,赵卫国张罗着从砖厂那边运些砖头,也挖好了地基,准备在鸡舍的旁边,盖上两间房子。

这是赵卫国自己的决定,他有自己的盘算。

关于儿子们的安顿,其实赵长兴早做了计划,家里东西厢那八间房子,每人两间,正好够四个儿子分。

可赵卫国的婚事,却有些特殊。

郭燕玲结婚的条件,是要带着父亲一起嫁人,好照顾父亲。

等结婚之后,郭守义搬到赵钱营来住,不适合跟家里人一起住在大院。

一来双方都不熟,时间久了,心里都要起芥蒂。赵卫国这一大家子又是人口众多,整日里吵吵嚷嚷,郭守义那病,也经不起吵闹。

鸡舍这边不但清静,现在也具备住宿的条件,前期打的有水井,也垒了锅台,不用为吃喝发愁。

赵长兴很是赞同儿子的想法,还从手里拿了二十块钱,支持儿子用一些好的料子。

赵卫国忙不迭地去请十一叔,只是这次十一叔为他的婚事闹着别扭,任凭父子俩怎么请都不过来。

无奈之下,赵卫国只得去草场请了另外一位泥瓦师父,又在本村请了个小工做配合,开始在他的地里盖起了房子。

两个人动工,进度自然快不到哪里,过了三四日,砖头只砌到了腰部的高度。

偶尔砖厂那边歇工的时候,赵卫山也会过来转转,和赵卫国、赵卫军说几句玩笑话,再顺手帮一些小忙。

这日正值周六的午后,应赵卫国的需求,赵卫山和赵明臣从砖厂那边又运了一车砖过来,赵卫国也帮着往下卸,三人还没卸完,就听赵卫军的声音远远传了过来。

“哥,大事不好了!”

赵卫国有些纳闷,最近的几个周六,赵卫军这个家伙肯定是去街上接人放学,今儿个到底出了什么事,竟然这么急匆匆的跑了回来。

他还没来得及问,那边赵卫山的话已经说出了口。

“除死无大事,该死*朝上,卫军,有啥大事,值得你这么慌里慌张的?”

赵卫军跑到近前,喘了口粗气,说道:“徐寨大队的那几个小兔崽子,堵住了街上的中学大门,咱们大队的人,都出不来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