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父子的分歧(2 / 2)

这话的意思,虽然不认同赵卫国的打算,也没打算强制干涉。

赵卫国总算松了口气,郑重道:“谢谢爹的成全,我这几天就去姑父家坐坐,问问过完年啥时候开学,请他把我名字报上去。”

“你先别忙,你罗叔九月里给我来信,说他刚恢复了工作,咱们县正好有个闲差,他很想过来干几年就退休。前两天刚回了信,地址也发给我了,让我去县里找他叙旧。我在县里转向,你大哥和二哥又抽不开身,过几天你陪我一起过去。”

赵长兴口中的“罗叔”,原名叫罗益民,是父亲的老同学,赵卫国也听家人说起过。

当年这位罗叔和父亲的关系极好,年轻时候还在自己家里借住过一段时日,和家里的长辈都熟悉。

尤其是家里的老太太,听说当年差点要认他做干儿子,后来因为家里出了事,这才不了了之。

这样近的关系,互相走动也是理所应当。

只是赵卫国一时没明白,看望这位罗叔,跟他上夜校有什么牵扯。

自从和赵卫国提了进城的事情之后,赵长兴明显有些坐立不安,以往还会出门跟几个老兄弟下象棋打法时间,这几日只在家里写字看书,似乎是在盼着进城,又像是害怕见到故人。

大风接连刮了好几日,直到过了腊八,才终于有些晴朗的迹象。

这日父子俩起了个大早,趁着日头刚从东方冒出头,父子俩骑了一辆自行车,朝县城进发。

桐阳县城在赵钱营的东北方,离魏河公社约莫有二十多里。

赵卫国身后带了个人,又迎着凌冽的北风,一路上骑的很是吃力,到了县城边上,后背上已经出了不少的汗。

进了桐阳县城,赵长兴拿出兜里的信封,这才注意到上面的那个地址,不禁有些傻眼。

信上的地址很简单,长江路22号。

长江路是县城的主干道,足足有两三里,光有个门牌号,还真不容易找到地方。

两人足足问了半个多小时,都没问出地址所在,还是赵卫国灵机一动,去了邮电局才算是问明白。

长江路22号,桐阳地区行政公署的所在地。

行政公署是县政府的上级部门,赵长兴吓了一跳,罗益民只说是来桐阳补一个空闲下来的职位,却没说是在行政公署这里。

赵长兴低声咕哝道:“益民也真是的,要是知道他在公署上班,我就不来了。”

这是一处宽阔的院子,院中矗立着一座三层的灰色小楼,略有些破旧,墙面上布满了爬山虎的枯藤,更增添了几分斑驳。

黑色的铁栅栏院门关的严严实实,一个哨兵模样的人站的笔直。

院门的右侧,还设了一处岗亭,岗亭的右侧开了一个小门,偶尔有人进出,和岗亭里的人热络的打着招呼。

赵长兴站在门口看了良久,正犹豫着要不要找个人打听一下,问问罗益民到底在哪个部门。

不想门口看哨的年轻人早就注意到他,眼见着父子俩不住地往院里张望,便大声喝道:“老头儿,你鬼鬼祟祟的,搁这儿看啥呢?知不知道这是啥地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