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变化148(2 / 2)

“卫国呀,难得你给我打这么个电话,咋了,是家里出啥事了?”

对于赵卫国的这个电话,罗益民显然很是意外,虽然是平淡的语气,却难掩话里的激动。

“罗叔,家里一切都好,我给您打这个电话,是有一个重要的情况想跟您反映一下。”

这个电话一直打了半个多小时,他不但反映了魏河研究所的情况,也和罗益民说了很多心里话,包括从后世关于这个年代零星的记忆,以及对桐阳地区农业发展的一些见解。

“卫国,你这个情况反映的很是及时,我代表咱们桐阳地区的九百万父老乡亲谢谢你!这事儿我会马上跟省里反映,咱们地区随后也会有专人跟进,你放心,只要我在桐阳一日,肯定会让这个研究所壮大起来,成为咱们桐阳农民发家致富的好帮手!”

挂断了电话,赵卫国安下了心。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当晚,桐阳地区的行署大楼会议室里灯火通明,一场关于如何推广农业技术的讨论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会议一直开到了凌晨一点多,就在第二日,由罗益民带队,一个十几人的考察团去了省城,直奔省农科院而去。

而对于赵营村的人来说,省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存在。

任谁也不会想到,远隔几百里之外的省城,将会对他们日后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几天之后,赵营村一些习惯蹲在门口吃饭听着广播的人们,突然就发现,他们习以为常的广播节目出现了一些变化。

原本在午间十二点半播放的评书栏目推迟到了下午一点,原本在晚上七点播放的戏曲栏目推迟到了七点半。

在这两个节目前面,插播了一个讲解农业技术的节目,讲的都是种地和养殖的技巧。

对于这样的安排,许多人一开始都是不习惯,老百姓辛辛苦苦种地,就这么点乐趣,还全给剥夺走了。

甚至还有人去乡里闹,要求恢复以前的节目安排。

然而他们得到的统一答案是,新节目是地区强制给的信号,乡里根本无权干涉。

听说是地区的安排,人们只得消停了下来。

在庄稼人的眼里,乡里只比他们高了一头,稍微闹一下,也出不了啥事。

县里就比他们高了许多,搁旧时候,见了县里的大官都是要磕头行礼。

至于比县更高一级的地区,那就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容不得他们这些人去质疑。

既然是地区的安排,想必是为了老百姓好,听听也没啥坏处。

然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赵营村的村民惊奇的发现,乡里农技站的技术员,居然带着工具,开始频繁出现在他们的田间地头。

左右近期没有太忙的农活,每当农技员在田野里忙着收集标本、研究小麦长势的时候,许多村民都是跟在技术员的身边,想探究这些人的真实目的。

从技术员那里听了只言片语,村民们就按照他们自己的理解,在人群里讨论了起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