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门外汉139(2 / 2)

到了庄上不等落屋,先是找十一婶说了赵卫军的现状,安慰了一通,让十一婶尽管放心。至于十一婶如何跟十一叔说这事儿,或者是瞒着十一叔,那就是十一叔的家事,不是他能掺和的了。

眼看着过了饭点,他干脆拐到鸡舍,将郭家大伯郭守德的信交给了老丈人,还说起了郭家的现状。

听说老家那边一切都好,郭守义顾不得在女婿面前失态,一时间老泪纵横。

将所有的事情都交割完毕,此次的临潭之行总算告一段落,赵卫国这才回家,找媳妇汇报起了战果。

对于赵卫军的安排,郭燕秀没啥异议。

过完年以来,随着夫妻俩计划的实施,各种杂事纷至沓来,夫妻俩根本忙不过来。

赵卫军和赵卫国的关系好到同穿一条裤子,有这么一个人守在鸡店,能省了他们不少的精力,也让他们少了许多担心。

不过听赵卫国说,准备找路清河负责鸡舍的事情,郭燕秀一时却拐不过弯来。

在她看来,家里这么多人,怎么轮也能轮过来,就算不想找家里人,赵卫国同族的这么多兄弟,总有能帮上忙的人。

把丰厚的工资发给庄上的人,不但能笼络人心,还能博得好名声,总比发给外人强。

赵卫国好说歹说,说起了面粉厂是他们眼下最大的家业,需要时刻盯着,万万不能因小失大,总算是劝住了这个喜欢胳膊肘往里拐的媳妇。

当然,赵卫国这次说的是实情,决不是随便找个借口来搪塞媳妇。

面粉厂那边,他就是个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既不懂生产流程,也不懂业务流程。

办厂属于再加工的范畴,不同于种地养殖,下一步想要带着面粉厂盈利,就需要在短时间内,去搞懂这里面的门道。

等理顺了家里的杂事,他就给乡里交了1500元的定金,签了一个初步的转让合同,约定在五一左右,等乡里的砖厂建成投产,就正式将面粉厂交接到他的手中。

自临潭县回来之后,赵卫国每日早上给城里送完鸡,就往乡里跑。

一来跟乡政府的那些人搞好关系,为日后厂子顺利经营做好人脉铺垫;二来是去面粉厂多转转,记下厂里的各处细节。

面粉厂的厂长胡国勇,自从去年一顿酒之后,一直和赵卫国有着来往,也算是赵卫国的老相识。

对于乡里将面粉厂转走办砖厂的事儿,他是举双手双脚欢迎。

徐耀宗私下里已经跟他打过招呼,等砖厂建起来后,厂长还是他的,用的人也还是面粉厂的这一帮人,根本不用担心下面没法开展工作。

虽然面粉厂是有不少油水,到底是处于亏损状态,客户也越来越少,他们得求爷爷告奶奶地把面粉卖出去,根本没有回扣可拿。

多数时候,只能是从原料那边挤出点油水出来。

砖厂就不一样,眼下砖瓦紧俏着呢,只要砖厂开起来赚钱,那他这个厂长就能从中大捞上一笔。

一看到赵卫国到来,胡国勇一张胖脸上顿时洋溢起热切的笑,“卫国呀,又来厂里监工啊?你现在了不得,可比我这个厂长还牛气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