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两清136(1 / 2)

赵卫国不禁替发小难过,用现代人的思维,着实无法理解他爹和十一叔的想法。

十一叔和赵文奇两家,根本没啥血缘关系,以前也没啥世仇大恨。

就因为一个“同姓不婚”,就这么一步步的加深矛盾,断送掉两个年轻人的未来。

再给十一叔几年的时间,经历了社会的巨大变化,他会慢慢接受新的观念,也许会松口。

可眼下事情已然发生,再多的假设也是无用,看赵卫军这样子,已经彻底断了念想,知道他们俩这一辈子也不可能走到一起。

什么“为你好”之类安慰的套话,没必要跟赵卫军说。

赵卫国想了想,低声劝道:“十一叔这次做的确实不对,不过人这一辈子,全在自己过,你还年轻着,也不是他说打没就能打没的,没了谁,日子都得接着往下过。”

赵卫军没有回应这句话,而是拿起了床上的烟,哆嗦着手点上了一根,径自说道:“从小到大,他在我面前总是说一不二,叫我往东我就得往东,叫我往西我就得往西,啥事一不合他的心意,就打我骂我。后来我大了,他打不着我了,他叫我往东,我偏要往西,总想跟他对着干。这几年他在我身上生了不少气,这一次,算是彻底两清了,从今往后,我就是在外要饭,死在外面,也跟他无关。”

赵卫国越听越是皱眉,忍不住劝道:“父子之间,哪有啥两清的说法?这好好的,为啥说到死了呢?”

“是啊,这辈子,我是无法摆脱他了。”

说到这里,赵卫军突然歇斯底里了起来,大声吼道:“他不是我爹,我没这样的爹!”

赵卫军捏起手中的烟盒,猛的砸了出去,烟盒撞在了墙壁上,发出一声轻响。

他猛地跳上前,在烟盒上狠狠跺了几下,眼看着烟盒被他踩的稀巴烂,才重重的吐了口气。随后如同脱力一般,整个身子直直地仆到在了床上,将头埋在了被子里,发出一阵低沉的呜咽。

赵卫国坐在一旁看着,任由发小发泄着情绪。

两人在招待所里一直待到了中午,见赵卫军的情绪好了不少,赵卫国退了房子,找了个供销社给发小买了身衣裳,又买了几件礼物。

既然来了临潭县,那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将媳妇的家书送到她大伯那里。

郭燕秀的老家叫郭家镇,每天从县里到郭家镇,都有固定的班车。

郭家就住在国道的旁边,倒不是太难找,俩人坐了半个小时的车,直接坐到了郭燕秀大伯家的门口。

郭家的老一辈人都已经过世,眼下家里最长的,也就是郭燕秀的大伯郭守德,今年六十四岁。跟郭燕秀他爹郭守义畏畏缩缩的样子不同,老人一看就是旧时饱读过诗书的人,满脸都是书卷的气息,倒是和赵长兴有些相像。

大伯还是第一次见到赵卫国,对于他的到来,很是高兴,拉着手问东问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