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与绣衣卫的谈判33(2 / 2)

所以德川幕府选择了跟盎格鲁人的祖先学习,组织官营海盗,劫掠大汉,也想办法消耗汉军海师的实力。

这也就是大汉周边倭寇的由来,由于大汉开放的海洋政策和强大的海师,所以沿海百姓从贼者变得很少,真出现那就必然是大奸大恶之徒,绣衣卫会予以坚决打击。赵三的哥哥赵二便是这类人,而且由于赵二是一支比较强大的倭寇的向导和军师,对汉军造成了较大威胁。所以绣衣卫准备布一个大局,用赵三把他的哥哥引出来。

其实这个计划成功率是很高的,赵三和赵二从小一起长大,相依为命。赵二也是为了他这个弟弟才最终走上这条路,一旦知道赵三被官府抓捕,赵二一定会想尽办法回来营救。

打鬼子的事,多少都不嫌多。所以在从刘宁口中知道了这件事的始末之后,史宁立刻下令把赵三单独关押起来。其实哪怕秦宣不答应他的条件,今日之后,他也会把赵三重新交给绣衣卫。甚至还不介意让薛家扬州分号一起再配合绣衣卫一次。当然,绣衣卫之后也必须丰字号在扬州恢复名誉。

不过,秦宣毕竟不知道史宁的想法,所以史宁还是很有把握,能够说服秦宣帮把手的。再说了,扬州如果出了大乱子,他这个税务司郎中还不一定有事,因为他毕竟是刚刚上任。但是绣衣卫扬州千户所和南镇抚司一定难辞其咎。

所以见到如预想一般占了上风,史宁也不想太过分:“秦大人,其实事情很简单。扬州目前不单单被倭寇盯上了,还有其他势力插手进来了。”

本来并不怎么认真的秦宣听了这话,神情猛然一变,浑身上下本来收敛的不错的气势瞬间完全放开:“史小哥儿,此言何意?你要知道,如果在这等事上你给绣衣卫提供假消息,那么就是初代保龄侯再生,都保不住你,所以我建议你想好了再说。”

史宁却是丝毫没有被秦宣的气势影响到。笑话,前世他做的事其实某种意义上和秦宣如今的工作差不多,这种气势他也不是没见过,自然不会不适应。甚至于史宁觉得,这一刻的秦宣貌似还亲切了不少。

“我自然不敢在这等事上跟绣衣卫开玩笑,我已经得到确切消息,有人想要在扬州,再次策动泰安七年那样的事件。甚至就连后续动作都安排好了,等江南一乱,自然有商人受到波及。然后就有人可以打着保护侨民的借口,做点什么了。”

南镇抚司做为天家监控江南的一柄利剑,秦宣当然不会不明白史宁在说什么:“你是指西夷人?”

史宁点了点头:“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是多条线索已经表明,高卢和约翰两国已经盯上了大汉,想要在大汉周边甚至是大汉本土有所动作了。我相信,如果南镇抚司开始调查的话,应该会得到更多的线索。”

虽然史宁最后一句话只是安慰性质,但是秦宣明白他说的其实也没错。他秦宣或者说是整个绣衣卫,除了很少一部分人外大多数都是太上皇的旧臣,平常最关注的还是大汉内部和北方罗刹人的情况,对于海外的西夷人关注的其实不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绣衣卫没有调查的能力。只要绣衣卫在江南的情报力量有了调查方向,了解到详细的情报其实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秦宣也相信,史宁不会也不敢拿这种问题和他开玩笑。而且秦宣也基本上明白了史宁想要他做什么,那就是帮助他用最短的时间镇压扬州盐商,避免出现泰安七年那等不可收拾的局面。

秦宣心中其实已经答应了史宁的方案,正像史宁所想的那样,这也是绣衣卫职责所在,如果整件事都是真的。秦宣觉得自己还要谢谢史宁,如果不是他提早发现,一旦事情爆发,秦宣恐怕会第一时间面对绣衣家法。

只是,秦宣还想再试探试探,看看眼前这小家伙还有什么牌没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