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这是显而易见的34(1 / 2)

“我不是不相信你,但是史小哥儿,你的消息有些不合逻辑啊。我大汉百万雄师,也不是没跟他们交过手,他们难道不知道惹怒我们的后果?”

听了秦宣的话,史宁颇为认同的点了点头,大汉的军事实力确实很强,战绩也确实足够彪炳。

按照从圣祖皇帝的时代继承下来的军事制度,大汉的军队分为陆师和海师。

陆师分为四部分,最强的自然是驻守南北两京,拱卫中枢安全的禁军。这部分军队基本上都是太祖皇帝安南起兵的八千汉人子弟兵发展起来的,是他们跟着太祖从安南定两广,再从两广席卷整个江南。然后又是他们跟着圣祖皇帝的龙旗渡江北上,扫平了北方建奴,把建奴势力赶回了老家。最后,又是他们在雍和前期犁庭扫穴,彻底把建奴从大汉的地盘上铲除干净。原本建奴的老家,前明时的辽东地区,也成了汉家地盘。如今的禁军总兵力大概在三十万,分三大营驻防南北两京。

其次则是边军,泰安二十四年,迁都神京不久的圣祖皇帝采纳军机大臣,酒泉侯秦烨的意见,仿照前明九边制度,在大汉北方设立八大边镇。每个边镇都有五万左右的驻防边军。

而之所以边镇驻军每镇只有五万。就是因为大汉和前明不同。泰安年间在先荣国贾代善和初代忠顺王两位大帅指挥下,自永乐年后再一次让中原的军靴踏上了狼居胥山。

而且圣祖皇帝并不打算像前明那般打完后就走,而是试图控制草原。不过圣祖皇帝也知道前明对草原的政策是不成功的,所以他并没有学习前明的办法,而是把汉唐时期控制边疆的办法拿了出来。那就是都护府制度。

在沿着长城布局的八大边镇之外,大汉还布局了四大都护府。分别是掌握西域的安西都护府,控制草原的北庭都护府,控制辽东地区的黑水都护府以及控制高原的吐蕃都护府。

这四大都护府都护全部是政治军事一把抓的诸侯,每个都护府的军队都在十万左右。

而剩下的最后一部分就是驻防在大汉内部重要地方的常备军了。每个省都有两万左右的常备军团,大汉二十二省共四十多万。

这还只是陆师,南海,东海和琉球三大海师总兵力也在二十万上下。

这样强大的军事力量,秦宣不觉得除了罗刹国,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力量能够对大汉造成威胁。

史宁自然也明白秦宣的意思,他也同样清楚,大汉军队绝对不是前世建奴那百万大军不敢面对几千英伦军队的孬种。

“这我哪知道,大概是我大汉海师自泰安二十八年之后就没怎么大规模出过手,他们这些记吃不记打的混蛋都忘了当年在琉球和南海被我大汉海师支配的恐惧吧。”

原来,和西夷舰队以航程为首要需求而着重建设远洋舰船不同,大汉海师更注重的是单体舰船的防御力和火力。

所以若是出了远海,大汉海师也许比不上可以满世界流窜的西夷舰队。但是在大汉周边,哪怕是整个西夷舰队全都来,也不够大汉的舰炮点名的。

崇康,泰安年间,为了稳定周边海域,保障贸易和海洋运输安全,大汉的海师和西夷舰队几乎是无日不战。最后一次大海战便发生在泰安二十八年。南海舰队和琉球舰队同约翰、高卢、郁金香三国舰队会战于南海,最后以大汉海师胜利告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