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赵辅说南京也烂了132(1 / 2)

吏部尚书王翱和吏部右侍郎崔恭,正在吏部办公,牛玉来传皇上口谕。

“传皇上口谕,吏部尚书王翱,朕所依仗,请辞不允。特旨王翱雨雪免朝,每天早上的点卯也免了,只用下午到部里视事两个时辰。吏部右侍郎崔恭,升左侍郎,协理部务。皇上还说,王翱只动嘴就行,动手的事情,都让崔恭代劳,细节的事情,让崔恭去干。必须要堂官出面的事情,王翱勉力而为,实在完成不了,左侍郎、右侍郎,都可以代劳。二位大人,口谕宣完了,谢恩吧。”

“谢皇上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崔恭扶了老态龙钟的王翱起身。

牛玉又说:“再知会二位大人一声,吏部右侍郎是尹旻,皇上已传旨,让他即刻回京任职,也要协理部务。王部堂,皇上还特意派了御医,明天就到你家里去为你诊病,用药,都从太医院拿。就这么多,咱家还有事,二位大人,告辞了!”

“谢皇上,谢皇上!送公公……”

“留步,留步。”

领了恩旨的王翱,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竟然流出泪来。

崔恭见王翱如此失态,就问:“部堂,我扶您进去休息一会儿?”

王翱拍着崔恭的手,说:“克让,我病了,吏部的公务就交给你了。”

崔恭连忙说:“部堂,下官只是协理,部里的大小事务,都要部堂大人来掌……”

“别说了,都明白,你去忙吧。”王翱当即就告了病假,回家休养去了。

李贤、陈文、彭时三人把开经筵的执事名单重新拟了,请礼部尚书姚夔,一起给皇上呈送,果然不出所料,幸亏改了一遍。

礼部尚书姚夔只是过一遍手,朱见深也不问他。直接说:“开经筵,事关国政,这执事的大臣,当以你们三位阁臣为首,孙继宗可挂名,也可不挂名。”

李贤说:“皇上,会昌侯德高望重,以会昌侯为首,众望所归。”

“那就让他挂个名吧。还有,这名单里,还有告假、丁忧的人。开经筵之日,病假一律回朝任事,事后可以回家;居丧丁忧,满两年以上者,现在都让回京复职。”

“是!”

“新科进士,学问出众者,也可以安排侍讲。具体,由李阁老把关,礼部也要教习礼仪。”

“是,臣等领旨!”

朱见深又问:“姚大人,开经筵的具体日子,礼部怎么定的?”

姚夔说:“回皇上,定于每月二日、十二日、二十二日在文华殿会讲,每日还会遣人入宫侍讲。”

“好!这执事名单,内阁都定了,会讲从何时开始?”

“皇上,眼下大婚将近,大婚之后,次月就会安排。”

“为何要等到大婚之后?本月不能安排?”

姚夔说:“皇上,自您即位以来,各项礼仪性事务极多。礼部特意分散安排,避免皇上疲于应对。二来,各部院大臣也有充足时间准备,也不至于影响正常政务。”

“既然如此,那就依礼部所拟。朕的大婚现在什么进度?”

这是朱见深第一次主动问大婚的事。

姚夔说:“回皇上,纳采问名执礼已毕,本月会行纳吉、纳徵、告期礼,下个月行奉迎礼,大婚的流程就完成。”

朱见深说:“太慢了!结个婚,繁文缛节这么多,诸项事务都受到影响。礼部,加快进度,各项礼节,能减则减。”

这皇上怎么能这样,不但对大婚没兴趣,对谁是皇后也没兴趣,对礼节也要裁减,姚夔很难做,用眼神请李贤帮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