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吏部侍郎架空吏部尚书131(1 / 2)

李贤很快就到。

“李阁老,这是工部奏请重造卤簿大驾的奏章,你看看。”朱见深把奏章递给牛玉,牛玉传给李贤。

李贤打开一看,大件有玉辂、大辂、大马辇、小马辇、香步辇、凉步辇、大礼轿等;小件有金扇、龙旗、香炉、锣、鼓、金钺、立瓜、伞盖、水盂、交椅等,总用度在五万多两。李贤说:“皇上,这重造卤簿大驾,是礼部所请,工部督造。工部所请,也都合规制。”

朱见深笑着说:“阁老,朕不是让你看这个。你看看,能不能缩减,五万两,开销太大了。”

李贤立马拿准了皇上的意思,拱手说:“按理,卤簿大驾是皇家威仪所在,臣不能妄言。但皇上既然有意缩减,臣就斗胆进言。工部奏请的这些大件,一旦造出来,原来的旧物就要焚毁,凭空浪费财力。这些小件,也都是独有图案,都需要新造,所费不小。但卤簿大驾有既定规制,执礼时,一样都不能少。臣以为,大件予以检修,重新修饰上色,和新造区别不大。小件用物,旧有的,如果有残损,则重修;确实缺失的,再重造补齐。往后,再逐年分批更新,既不影响礼仪使用,也能节省巨额开支。请皇上圣断!”

朱见深高兴地站起来,说:“好!阁老,这是为国节流啊!牛玉,照阁老所说批红,工部所请,仅准一万两用度。”

“是!”

正常情况下,皇家所用的宫殿、庙宇、车驾、仪仗,都不会减省,户部都有对应预算。李贤斗胆了一次,朱见深竟然很高兴。李贤说:“皇上,仅准一万两,缩减太大,恐怕不够。请皇上再增加一些。”

在旁侧代笔批红的牛玉也停下了笔,以为皇上会改变主意。

朱见深说:“阁老,卤簿大驾,朕一年也用不了几次。那大辇轿,朕总乘用的时间,不超过半个时辰吧?那花里胡哨的龙旗,朕就看上几眼而已。朕不怕寒酸,省下来四万两银子,朕有大用。朕看了工部的奏章,五万两银子,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就等朕允准。牛玉,再加上一句:工部空出来的四万两银子,平移给户部,用作广西剿匪军费。户部不得挪用!”

李贤拱手,说:“皇上圣明!”

朱见深哈哈大笑,“还是阁老深明大义,为朕指点了迷津。”

李贤再次拱手,说:“皇上天资聪颖,又顾全大局。皇上能恕臣冒昧之罪,采纳臣之忠言,臣当鞠躬尽瘁。”李贤明白,皇上心里早就有了成案,只不过是借他的嘴说出来。

朱见深说:“还有一事,朕正苦恼着,也请阁老为朕解忧。”

“请皇上示下!”

“吏部尚书王翱,又来请辞。他管吏部,朕放心。阁老,你替朕好言安抚,让王翱再为朕操劳几年。”

一前一后,连续两件事,皇上都不按套路出牌,老江湖李贤都有些拿不准了。李贤说:“王翱今年八十岁了,心气儿盛,但体力已跟不上。之前还跟臣抱怨,要经常用药。他上奏请辞,应是出于本意。皇上的意思,臣一定转达到。为国尽忠,为皇上解忧,是每一个臣子的本分。”

“王翱是病了啊……朕还以为是其他原因。那就特准他雨雪免朝,点卯也免了,每天下午到部里视事,不超过两个时辰。牛玉,遣派御医,用药,不惜!”

牛玉说:“是!”

李贤说:“皇上,臣做过吏部尚书,吏部事务繁多,每天两个时辰,恐怕处理不完。吏部两个左侍郎都兼任阁臣,吏部左侍郎实际缺员,仅有一个右侍郎崔恭在办事。”

朱见深说:“那就让王翱只动嘴,动手的事情,都让他人代劳。着吏部右侍郎崔恭升左侍郎,协理部务,细节的事情,让崔恭去干。必须要堂官出面的事情,让王翱勉力而为,实在完成不了,左侍郎、右侍郎,都可以代劳。李阁老,你觉得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