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吏部尚书又撂挑子130(2 / 2)

彭时说:“阁老,很多翰林都没有授实职,考核就不准确。这草拟,是什么尺度?”

李贤长叹一口气,坐下来,说:“循例吧!”

陈文说:“循例,那就简单,按住葫芦扣子儿,按照翰林们的次序排名,依次填上去。”

李贤说:“不能这么简单操作。东宫的翰林,一定要照顾到!少了东宫的翰林,上下都交待不了。”

陈文和彭时互相看了一眼,马上明白。上一次王伦案,东宫的钱溥虽然翻了把,但皇上提拔东宫旧人,是早晚的事。陈文说:“阁老,您不如说明白,东宫的翰林,重点照顾谁?”

李贤说:“还能有谁?万安、刘珝,这两个人,务必要加进去。”

陈文又问:“其他人呢?”

“其他人,就循例,依序,次第用之。”

彭时问:“阁老,还有一些请了病假、回乡省亲、因丧丁忧的,怎么安排?”

李贤说:“病假、省亲假、丁忧,这些没有到期的,没有皇上的旨意,我们也不好安排……都不用吧。经筵毕竟不等同升调,他们后面还有机会。其他人选,你俩定吧。”

“阁老……您还是……”

“你俩定吧,定吧。定出来,我联署。”李贤把这任务交给了陈文和彭时,他要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假如皇上允了王翱的请辞,谁来继任吏部尚书?天下第一部的堂官,他要在皇上面前举荐谁,皇上的意中人又是谁?

第二天,王翱的请辞奏章很快就到了朱见深面前。

朱见深看了奏章,说:“这王翱怎么回事?三番五次请辞,朕每次都好言相劝,这又来?牛玉,是不是最近又有人在背后骂他?”

牛玉说:“应该没有吧,奴才也没有听说最近有人骂王部堂。吏部重新厘定了夺门之功,朝中夸赞他的人还不少呢。”

“哈哈哈,这不挺好的吗?所辞不允!”朱见深快速在王翱的奏章后面批了红。

朱见深又拿起一本奏章,工部尚书白圭的奏请。“造卤簿大驾……牛玉,卤簿大驾归礼部管,何时到了工部?”

牛玉说:“皇上,您即位之初,礼部就奏请了重造卤簿大驾,已允准。工部这奏章,是奉旨办理。”

“朕准过吗?”

“当时事情繁杂,皇上兴许是忘了。不过,确有此事,司礼监都有归档记录。”

朱见深详细看了一遍工部的奏章,说:“这报请的物料还不少,要费五万两银子之多!你替朕回忆一下,当时礼部为什么要奏请重造卤簿大驾。”

牛玉说:“奴才记得是,礼部说,先皇所用的卤簿大驾经年未用,一些物件已陈旧残破,色泽也不够明亮。皇上即位时,就临时补办了很多。皇上是即位新君,应该重造卤簿大驾,祭天地、大婚等诸多礼仪都会用到。礼部上了奏章,皇上当时就允了。”

“这样啊……此事用度太大,朕要和李阁老商量,你去请李阁老来。”

“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