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百思不解(1 / 2)

怨恨之气旋绕,杀伐之音肆扰。折扇欲变三尖刀,只为护主之道。

灵山归来迷惑,真君殿内推考。梅山兄弟代为劳,且将真相回报。

咱们书接上回,话说咱二爷一道纵地金光回到真君神殿后,三首蛟终于按捺不住惊慌开口……三首蛟:主人,主人,刚才为什么不让我化回三尖两刃刀?

二爷似笑非笑:何必呢,我不过是想看看那猴子而已。再说灵山地界,也不宜动刀动枪。

三首蛟:主人,您有所不知,这里面有事。方才咱们刚落脚灵山,我就感觉不对。整个灵山充满怨恨之气,而且梵音中似有杀伐之声。尤其东来佛祖到的时候,更是明显……

二爷笑道:呵呵三首蛟你看到的我看不到吗?再说区区一个弥勒,也不必用刀。

二爷这话,倒也非虚。想那弥勒也亲口说过“以真君的修为,若想不为人知,就算横行灵山地界,也不会有人察觉。”几千年前,二爷与金蝉子看似打成平手,其实是二爷不愿下杀手。若以搏命姿态,那金蝉子当时就得嘎巴死那,倒也不用转世唐三藏去西天取经了。金蝉子的战力,多说与观音一个水平。而观音实际上连孙悟空都打不过,为啥这么说?如果打得过,还用什么紧箍咒啊?直接上去给孙悟空撂倒九九八十一回,服不服?服了,取经。不服,嘎巴弄死你。所以“淡泊名利那是实在没有招,以德服人那是纯粹打不过。”

话说回来,三首蛟听二爷这样说,倒也明白。别说弥勒,只要二爷想,荡平灵山也不在话下。想到这,这把折扇当即稳当了许多。便问道:那,主人您看到什么了……

二爷说道:今日的灵山确实与往日不同,但你所察觉到的“怨恨之气”的根脉,并不在灵山,而是在灵山更往西的方向,至于“杀伐之音”的源头,也不在灵山,而是在下界东土的边境。然而让我不解的是,怎么说灵山也算圣境,竟然挡不住这怨恨之气和杀伐之音。且大雷音寺的金光,似有似无,亦正亦邪。没有了往日的祥瑞与和蔼,倒是多了那么几分压抑和狰狞。再者,到了灵山之后,反而更加觉得那猴子的气息更加微弱,皆属反常。至于弥勒,周身之气也有稍许变化,不过并无战意,只是还是那般絮絮叨叨。

三首蛟:我呸!弥勒他也配有战意?他但有一点坏心思,不劳主人出手,我自己捅死他!

二爷淡笑:大可不必。再怎么说,昔日唐三藏取经,路过小雷音寺的时候,他也算帮过猴子。就算看猴子的情面,也不好让他太下不了台。再说我们道家也不想管他们佛门的事。

三首蛟:主人所言甚是,西天那帮货,爱咋咋地吧。咱不理会……没等话说完。。。

二爷冷笑:西天的事,我自然懒得管。但三界内,只要有怨恨之气和杀伐之音,我这个司法天神就不能坐视不理。况且适才弥勒说“集体闭关”之时,目光游离,神情闪烁。明显是在说谎。三首蛟:出家人不是不打诳语吗?二爷:骗凡人的话,你也信??

这时,从真君神殿角落突然窜除了一道黑影,似人非人,似狗非狗,直奔咱二爷。大叫:主人,主人,你刚才去灵山干什么,你怎么带三首蛟都不带我。你不是要出家了吧?那我怎么办?我不想跟三姐(就是三圣母)也不想跟沉香,我……哎?狗能出家吗?(正是哮天犬)

只听,当!一声,是一把折扇结结实实就打在哮天犬的头上。只见二爷苦笑:几千年了,你怎么还不开窍,而且越来越像狗。亏你还吃过龙珠。哮天犬:我本来就是狗,吃了龙珠也是狗。随即还叫了几声,汪~汪汪。这几声,便引来了梅山兄弟……

老六嘴快:二爷,你去灵山了?二爷不语,只是微微点了下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