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一探灵山(1 / 2)

少时幸承催龄掌,携妹杨婵苦逃亡。拜师玉鼎风骤变,修成圣体日无光。

斧劈桃山震三界,手刃金乌斩九郎。孤身杀至瑶池外,群雄束手玉帝慌。

若非天闸倾弱水,必迁凌霄至边疆。连理西海三公主,心向广寒一情殇。

为匡寰宇佑苍生,誓改天条废旧黄。忍辱负重十余载,后有少年叫沉香。

书接上回,话说咱二爷到了灵山之巅,放眼望去,似乎一切如常,并未有任何异样。但就在此时,手中折扇振了三下……所谓,物识主人,物护主人。况且这把折扇正是三首蛟所化,它不同于一般的神兵,它是有自主意识的。比方对标金箍棒,那就是个棒子,大禹拿着当格尺,敖广拿着当梁柱,猴子拿着当兵器。但三尖两刃刀就不同,除了杨戬,谁拿谁死。

说折扇振了三下,就是提醒二爷,可能有危险。这三首蛟本就与咱二爷心意相通。当下,二爷便知晓三首蛟的心意,他想变回三尖两刃刀,保护主人。二爷心中甚慰,但并未将折扇化成三尖两刃刀,只是用右手拇指轻轻地按了折扇两下,告知他,我自有分寸,不要慌……

二爷又望了望,还是看不出什么。但凭着一股直觉,总觉得哪里不对。于是乎,想再开天眼,一查究竟。只见,二爷缓缓闭上双眼,额头微微侧低,正要天眼全开之际。只听得不远处传来一句:“阿弥陀佛,真君,别来无恙。”声音刚入耳,瞬间人就站在了二爷附近。

折扇又欲化刀,二爷再次轻轻按抚。左手自然垂落,右手持扇腰间。上前半步,淡淡道出一句:“东来佛祖,久违。”这东来佛祖,便是弥勒菩萨。有人要问了,那到底是佛啊,还是菩萨啊?我简单看个大概啊,就是说,他现在是菩萨,将来是佛,所以叫未来佛。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具体也别深究。咱不能说,为讲个故事,就翻人家户口本去,那不合适……

只见弥勒,双手合十说道:“自上次蟠桃会后,与真君已有百年未见。不知今日前来,有何赐教啊?”

弥勒的笑,僵而又僵,硬而又硬,且千百年如此,从未有第二张表情……说好听的叫“佛本无相”,说难听的就是这样的人喜形不着于色,城府极深。与尘世间,当面微笑,背后捅刀的人一样。是看不穿,也看不透……

二爷淡笑道:“大师,岁月算得清楚。但也过于言重了,久闻灵山遍地智者世尊。杨戬何德何能,岂敢妄谈赐教二字?”这里得多说一句,咱二爷啊,对于西天那帮人,看谁都叫“大师”,这里有两点好处,第一,表示尊称,不管什么段位,佛、菩萨、罗汉、金刚……叫大师都不犯毛病。这第二呢,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他懒得记。一个佛,还得分过去、现在、和将来,再有那些个菩萨,那些个罗汉,金刚,比丘……张三李四王五赵六……根本记不住啊!得干脆全叫大师。省心、省事、还省脑瓜子里的内存。

弥勒依旧一脸僵笑,说道:“真君过谦了,未请教真君此来何事啊?”

二爷回道:“无事,只是适才回忆起故友,算算也有百余年了。想来那猴……想来斗战胜佛的修为必定日益精进,故而以讨教之名,行叙旧之实。”

弥勒:“原来如此,难怪贫僧刚见一束灵光洞穿斗战胜佛府邸,想必也是真君所为之吧?”

二爷似笑非笑:“正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