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 农业机械制造厂33(1 / 2)

“平安,对于开设分厂,你有什么想法没有?”设立新的分厂—厨用机械制造厂轧钢厂已经开始上会探讨可行性。

李怀德如果问李平安有什么看法,那是在征求李平安对建立分厂的意见。

现在问李平安有什么想法,则是在问,如果分厂设立,李平安愿不愿意去当厂长。现在李平安已经是轧钢厂副主任了,不可能去当个中层干部。

“厂长,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忙于结婚,对咱们计划设立分厂的事也没有做过多了解。我以为,这个分厂还是不要设立为好。如果厂里觉得可惜的话,不妨把技术让给其他单位,咱们不做。”

“为什么?”李怀德坐直了身子。

“我们国家正处于一穷二白的境地,什么都缺。和面机和面条机如果生产出来肯定也不愁卖。”

“但是,这玩意儿不是我们国家紧缺的,因为需要电力驱动,势必只能是大的单位才有可能使用。需求并不高,发展前景也不明朗。”

“假如我们把产品生产出来了,后期缺卖不动了,怎么办?”

在李怀德这类人看来。分厂的建立就意味着需要管理人员,就意味着会有很多的招工名额,这都是利益。至于发展前景如何,没有去想那么远。

现在听李平安这么一分析,也是连连点头。

“农业是基础,国家要稳定就需要发展农业;工业是脊梁,国家要强盛必须发展工业。农业和工业才是我们国家发展的两个方向。”

“这也是我们成立离心泵厂得到上面大力支持的根本原因…”

“哥哥没有你看得远看得透彻啊……”李怀德很精明,因此李平安稍微一点,也就清楚了。

“厂长,我倒是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说来听听。”

“如果我们有意多点开花的话,不妨成立一个农机制造厂…”

“您也知道,之前我一直下乡。现在我们农村地里的耕作全靠人力,效率低下……我们完全可以制造农业机械改变这种现状。”

“咱们国家以前也从毛熊那里引进过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可惜并不适用。”李怀德自然是有渠道得到这样的信息,此时说出来不免有些感慨。

“咱们不做拖拉机那种高大上的东西。那玩意儿咱们玩不转。”

“你的意思是…”

“就目前来说,我们国家更适合的是小型化,我们需要从这方面着手……”

“你已经有项目了?”李怀德有些惊喜。

“这个必须有。”

其实,上次赵长顺过来的时候,李平安就有了这个想法。没有这次机会,李平安也会找机会给李怀德报告,寻求李怀德的支持的。

李平安想上马的第一个项目是人力收割机。设计图纸依然是在TB上定制的,样式和种小麦的耧差不多。

为节省钢铁,除了前面的旋转刀片和链接两边驱动轮的部分是金属外,其他的部件都用木头来代替。

所以,这个人力收割机虽然结构有点复杂,但整体下来下来成本并不高,完全具有推广价值。接下来就看制造出来后使用效果是否能达到设计标准。

五月已经过半,进入六月就要开始夏收阶段。时间紧,任务重。

李平安开始“不务正业”,下车间去指导“御用”公关小组—易中海、刘海中小组制作工作。

仅仅用了5天时间,第一台人工收割机便制造了出来。

李怀德联系大各庄队长,找了一处因为无法浇灌已经成熟的小麦地块进行试验。

这机器一个人操作费劲,两个人推正好。

这队长来了兴致,踊跃报名,做了第一个试用者,助手是队里的一个壮汉。

两人握好扶手互相看了一眼后一起发力,收割机两边抓地轮转动,带动变速齿轮把动力通过链条传递给前面的刀轮。

刀轮旋转起来,把导向叉引过来的小麦贴着地面割断,小麦倒伏后被传送网送到收割机左边的空地上。

两人越走越快,割下来的小麦也快速铺在了地里如果一条金黄色的毯子越铺越远……

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劳力用镰刀收割小麦,一天下来可以收割2到2.5亩。而使用了这个人力收割机两个人一天收割20亩不在话下!可以想象到的是,如果收割的时候机器不休息,人休息,几班人伺候一个收割机,一天下来30、40亩也没有一点问题。这对于夏收就是抢收来说意义重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