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订婚31(1 / 2)

李平安把第三把火烧到了食堂。

首先,给李怀德汇报工作。

说自己想解决食堂师傅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计划制造几个机器。并且已经绘制好图纸。

“你拿过来我看看。”

“我现在就带着呢。”变说边从公文包里拿出来一叠图纸,递给李怀德。

“和面机?”

“压面机?”

“馒头机?”

“面条机?”

“你的意思和面、压面、擀面条、揉馒头都能用机器完成?”李怀德大感惊奇。

“是的,但是这都需要电力驱动。主任你得给我想办法弄几个马达。”李平安叫李怀德主任而不是厂长,就是想表示,自己是跟着李怀德一路混上来的,是李怀德的嫡系,你李怀德得支持我的工作。这和见到了大领导喊对方老班长啥的而不喊对方现在的职位一个道理。

虽然招数不新鲜,但绝大多数人就吃这一套,李怀德也不例外。

李怀德听李平安叫自己主任,心情也是十分高兴。

“行。你就说需要几台。需要多大功率的。”

“一台机器配备一个马达。马达功率能达到3KWA就行。”李平安说出了技术指标。

“行,等我的消息。”李怀德准备动用关系帮李平安解决这个问题。

“那这个机器试制还交给易中海和刘海中他们?”四合院的邻居,都是熟人。经过上次制造离心泵和蒸汽动力的一事。李平安对他们两人的技术水平也有了个直观的认识,李平安相信易中海两人能帮自己很快的解决制造问题。

“行,你把图纸带给他们。让他们拿个意见。”

这几种机械吧,只要有图纸制造出来其实很简单。后世随便一个小作坊都行,一些手工达人也可以手搓出来。区别在于你做出来的东西是否防锈,是否是304之类的。而这个时代没有人会考虑以上问题。也不懂。

所以图纸给易中海和刘海中看了后,虽然表示有难度,但是可以做出来,手搓也要做出来。

于是以易中海为组长,刘海中任小组长的攻关小组第二次成立了。

在一次例会上,李平安提到食堂的泔水都倒掉了,而泔水喂猪特别好,因此他希望厂子里能养几头猪,不但能处理食堂每日产出的大量泔水,等猪养大了,厂内也可以有猪肉吃。

国家物质越来越紧缺,屠宰场分配给轧钢厂的猪肉也日渐减少,自己养猪的确是一个很诱人的办法。

在坐的领导大部分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对养猪多少也知道一些。也觉得安排几个人养猪问题不大,于是李平安的提议通过。

53年4月7日,农历二月二十四

宜合婚订婚、开业、买衣服……

上午

秦家庄

秦根山一家子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忙碌。

吃过早饭,秦根明等几个同族兄弟也带着全家人前来帮忙。

到了半晌,秦根山媳妇娘家人也陆续到来。

屋里屋外全是人。有的在闲聊,有的在看请来的师傅忙碌备菜。

秦根山则站门口迎接前来参加秦淮茹订婚宴的亲戚朋友。兜里的大前门已经三出去两三盒,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

秦淮茹正在自己屋里和昨天就赶过来的姐姐说着姐妹间的悄悄话。

秦淮茹听李平安的安排,并没有穿多好的衣服,就和村里姑娘订婚时穿得差不多,并不显眼。但那美丽的脸上露出的明媚的笑颜让姐姐秦怀秀看得也是着迷。

今天是李平安和秦淮茹订婚的日子。

秦家也听李平安的劝告,宴席准备的档次并不是多高,也就比村里的一般水平好一点。不过,量足管够。

临近中午的时候李平安来了,陪同的是易中海。

两人分别骑着一辆自行车,车上带着聘礼。

那专门在村头等候的人远远看到李平安两人骑车过来,连忙往秦家跑,边跑边喊。

“来了!来了!人来了!”

家里的人听到动静连忙通知秦根山。秦根山赶忙找到今天管事的秦根明,两人一起站在院门口迎接。

双方见面后,秦根明和易中海上前客套一番后,就把李平安两人让进院子。

在堂屋正对着门的方桌前坐好,李平安从上衣兜里掏出写有自己生辰八字的喜帖双手递给秦根山,秦根山双手接过收好。又把写有秦淮茹生辰八字的喜帖递给易中海,易中海也双手接过收好。这道程序叫做交换龙凤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