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真的是真的(2 / 2)

在作品本身无法确认状态的情况下,鉴定作品上的钤印也能比较准确的辨识作品的真伪。

而历代收藏家在作品上留下的痕迹,又能反应出作品的流转过程,从另一方面证明获得作品的渠道的合法性。

张老先生歉意的摇摇头:“不好意思,关于这幅字我能够说明的只有这一直是我传家之物,其它的恕我不方便多说。”

“那这次张老先生将这幅字拿出来鉴定,是什么想法?这个可以说说么?”郑宇紧盯着张老先生的眼睛问道。

看着郑宇似笑非笑的表情,张老先生心里暗自一惊,这个小伙子不好对付啊。

之前找到金老的时候,金老激动之余全副心思都放在鉴定之上,根本没考虑这么多。

就算是夏老,也没表露出刨根问底的心思,偏偏这个年轻的,却一眼看出了问题的关键。

之前听他说了鉴定的几点之后,还觉得这年轻人不过如此,说的东西也是中规中矩,没想到突然话题一转就问到了这方面,看起来还是疏忽了啊。

张老先生沉吟半晌,好像突然下定了决心:“其实吧,这幅字离开我家有很多年了,前些年我无意间重新拿了回来,这是我之前隐瞒的事情,我很抱歉……,因为中间这段时间的原因,所以我想再确定一下,这幅字有没有出现问题,于是就有了这次的鉴定。”

“就这样么?单纯只是请人鉴定一下,以确定这是否您祖上传下来的字画?”郑宇追问。

张老先生打了个哈哈:“仅此而已。”可闪烁的眼神却出卖了内心的不安。

看两人有点针尖对麦芒的样子,夏老出来打圆场:“郑宇,不得无礼,还不给张老道歉。”紧接着却又对张老先生说道:“张老啊,年轻人,急躁了点。不过说实话,我这徒儿看东西自有他的一套,若有得罪之处还望海涵啊。”

“无妨,无妨,年轻人嘛,有冲劲是好事。”张老先生敷衍着。

郑宇只好拱手致歉,顺势把话题转移:“第三个问题,其实不但问张老,老师您和金老也可以回答。之前金老说这幅字不像是第一次写。”说着,停顿了一下,看金老点头给了肯定的答复:“那么,大家想过没有,怀素为什么会反复写同样的东西?”

现场陷入了沉闷,在座几个人都在思考。郑宇虽然感觉这张老先生讲话不尽不实,但考虑到别人可能也有其他方面的顾虑,一时间也沉默了下来。

如果这幅字是真的,那么可以说这是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

毕竟目前为止,存世的怀素《自叙帖》就有两幅半。而这两幅半,一幅已经争论了半世纪,一幅明显就是拓本,剩下半幅残卷可能也是摹本。

争论半世纪的那幅,现就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称之为故宫本。

虽然传承完整,但在大半个世纪中,分别被启功、徐邦达乃至与李敖等人质疑。

甚至于现代名家傅申在肯定了作品多年之后也开始怀疑其真伪,大多数质疑者都认为,现存台北故宫的《自叙帖》是由明代文征明之子文彭所勾摹。

而契兰堂本是一卷拓本,因为不是书本,所以也就无法鉴定。

剩下的日卷残本,被称之为流日半卷本,是在2005年出现在佳士得拍卖行,仅有三页共三十行,而且也只是日本1935年翻印的复印件,原本也不知所终。

而且经傅申先生的鉴定,故宫本、契兰堂本及流日半卷本极有可能是“三胞胎”,也就是说这三本可能出自同一个母本。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是说,有一个真正的母本《自叙帖》的存在,同时这个母本从未现世!

想到这里,郑宇不禁热血沸腾,眼前的《自叙帖》是第四本,如果是真的,那就是从未现世的,这会不会就是真正的母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