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信仰与使命32(2 / 2)

“因为信仰。”

“老师,信仰是什么东西?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简单说,就是一种信念,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执着。”

我摇了摇头。

“明天老师要去麻风村,你去吗?”

“当然去。老师做的事情,一定有道理。”

“那,也不一定。”

第二天,我,宋光伟、唐瑾明、夏季,跟随老师再次到了麻风村。

石水来找到吴老师,“老师,我不想上学了。可我又担心我爹在天上看着不高兴。”

“不上学,你要做什么?”

“我想去修‘天下大堰’。”

“你的选择没有错。但你这个年龄,老师以为还是上学更正确一些。”

“为什么呢?”

“听完老师这节课,你再决定是去修‘天下大堰’还是留下来上学,可以吗?”

石水来点头答应了。

石水来自从父亲去世后,变得沉默寡言,只会点头或者摇头,只会说‘是’或者说‘不’。仿佛多说一个字都是浪费。

我们把捐赠物品发放完毕后,吴老师宣布上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跟你们讲两个字,这两个字叫做‘信仰’。接下来,老师给你们读一篇报纸上的故事,同学们要用心听,老师会有提问。”

吴老师拿出一张报纸,展开,并开始朗读,“‘写在大地上的入党申请书’,记者,代宣。浩浩荡荡的修路大军走了十多天,风餐露宿才抵达国道施工现场,所谓的施工现场,就是重重叠叠的群山,看着这重重叠叠的群山,人们就开始感叹,这路怎么修啊?怎么开始,修到何年何月?就靠一双手一把锄头一个撮箕,怎么可能把国道修出来?等有条件的时候再修也不迟啊,可等到什么时候呢?我们国家的原子弹是等出来的吗?氢弹是等出来的吗?人造卫星是等出来的吗?有的国家已经可以抵达月球,我们能等吗?因为没有路,山里的人民群众望山兴叹,一辈子困在山里,生于山,死于山,运输靠人背马驮,商品奇缺,一颗针就可以换一只鸡,一块盐就可以换一张狐狸皮,社会经济停滞不前。因为没有路,限制了‘三线建设’的发展。路,就是经济;路,就是国防。铁人王进喜为什么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就是基于对大庆油田的充分认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实践而得出的道理。就是凭着这种精神,大庆油田在什么都没有的条件下,为我国开采出了石油。大庆能做到的事情,我们雄镇人为什么就做不到呢?……”

天气虽然寒冷,但钟楼里的同学们都闪烁着渴望的眼睛。

胡前程站了起来,“老师,我们雄镇人不能丢脸,我愿意去修国道。”

石水来也站起来,“对。老师,我们雄镇人不能丢脸,我愿意去做一个炮工,完成我父亲没有完成的‘天下大堰’。”

钟楼里的同学们都站了起来,“我们现在长大了,为了国家,我们什么都愿意去做。”

吴老师没有料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同学们报效国家之心,老师理解。不过,我们上完课,再作选择。”

同学们安静了下来。

吴老师继续念道,“……在人们还在为修路之难的分歧犹豫不决的时候,抗日英雄令狐安城站了出来,‘要等什么条件?当鬼子的坦克压向我们的时候,我们有什么条件?除了我们的身体,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对付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我们的身体绑着炸药包,去跟鬼子的铁机器拼命。想回去的人,我没有权力阻拦你们,但今天的开工第一炮,由我来点燃,如果我死了,我的行动就是我写的加入共产党的申请书。’……就这样,令狐安城拒绝了许多年轻人的协助,‘我令狐安城可以死,但你们每一个年轻人都要努力活下来,还有许多的路要修,你们才是国家的未来。’令狐安城只身下了‘一刀崖’,炸响了国道开工的第一炮……”

我忍不住问道,“老师,我爷爷还活着吗?”

“当然,他不是写信给你们了吗?报纸上的故事已经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了。”

“老师,可我还是担心,万一什么时候运气不好了呢?”

“那是你爷爷的命。哦,同学们,你们还有许多人不知道,你们的这个风子同学,就是我刚才说到的抗日英雄令狐安城的孙子。”

我看到了同学们赞许的眼光,我不需要这样的眼光,我要的是躺在院子里眯着眼睛看蝴蝶的爷爷。

“同学们,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使命,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我们国家现在之所以这样拼命的往前追赶,是因为我们已经落后于西方的工业革命许多年,所以,我们不能等,也没有条件和时间等。我们国家不但需要‘三线建设’,还需要‘天下大堰’和宽阔的国道,更需要各种各样的科学家,以及各种各样的专门人才。所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不是机器与机器的竞争,也不是飞船与飞船的竞争,而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人,一切都是虚无。说到这里,同学们认为,是你去修‘天下大堰’重要还是努力学习重要呢?在老师的眼里,你们每一个人,都是国家的未来。现在你们可以选择了,你们是去修‘天下大堰’和‘国道’还是为国家读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