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耶稣会的决断384(1 / 2)

香山澳和香江岛自由贸易区设置的事情,最先得到消息的不是商人,而是耶稣会传教士

有大学士徐光启等信徒在朝中,耶稣会消息很灵通在看到皇帝制定的自贸区政策后,他们顿时紧张起来

因为他们发现,在皇帝对自贸区的设置中,根本没有他们的位置——

他们在香山澳拥有的一切,都不被皇帝承认

“西班牙国王曾为香山澳赐名‘中国的上帝圣名之城’,但是中国皇帝不承认,现在要收回去设立自由贸易区,这可如何是好?”

看着有关自贸区的消息,中国传教团监督龙华民,有些惊慌地道

一个多月没动静,他还以为皇帝对传教士的批评只是说说,所以就当做没有发生这件事,打算等风波平息

没想到风波还没完全平静,皇帝就以实际措施,把传教士排除在外香山澳的事情,在他看来是一个警告

前面已经说过,西方殖民入侵,通常以传教士为先导

香山澳也是如此,教会开展活动,还要在议事会成立前

而且香山澳议事会的成立,就是耶稣会主教推动的自从成立时起,就一直受耶稣会神职人员控制

耶稣会对香山澳的文化、教育、生活……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甚至还设立宗教裁判所,影响行政、司法

香山澳的商业贸易活动,也是以服从和资助教会福音传播为导向耶稣会的资金,大部分来自香山澳

可以说,皇帝这突然一击,打在了他们的命门上

如果香山澳改组成自贸区,议事会被自贸区议会和三署取代耶稣会想获得财政支持,是不可能的事情教堂收到的捐献,也因为权力的丧失会受损

这种断财源的事情,由不得龙华民不惊慌

甚至他还想到了,皇帝对宗教场所、宗教学校的规范,很可能在香山澳实施耶稣会在这个地方,将会彻底丧失影响力

认识到事情严重性的龙华民,很快召集京城的耶稣会传教士,商议这件事情

得益于皇帝要举办宗教大会,以及对传教士的批评前来大明的传教士,很多被召集到京城

他们在听到大明皇帝有意在香山澳设立自贸区后,同样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葡萄牙人阳玛诺道:

“香山澳的商人看似虔诚,向教会的捐献也不少”

“但是只要大明皇帝允许他们经商,这些商人就多半不会反抗”

“那些有钱财的,甚至会很欣喜地捐纳大明公士,获得担任自贸区议员和官员的资格”

“我们不能让香山澳按这个办法改为自贸区!”

对商人的本性很了解,其他传教士纷纷认为阳玛诺说得对龙华民道:

“葡萄牙任命了总督,还兼任王室大法官及官营贸易船队队长”

“他现在负责香山澳的防务,有没有可能抵挡大明军队?”

对这个西西里人的想法,一众传教士都不看好,阳玛诺对葡萄牙国内的状况最了解,说道:

“香山澳的总督现在只能负责防务,他不可能为此献出生命”

“而且现在的葡萄牙国王是西班牙国王兼任,香山澳的事情,并不受到重视,很难得到支持”

作为理论上的最高负责人,香山澳总督还兼任王室大法官,拥有行政、司法权力

但是这只是理论上,实际香山澳的行政被耶稣会控制的议事会掌握香山澳的司法事务,由宗教裁判所裁决

行政和司法权力都没有,就负责香山澳的防务让香山澳总督为此拼命,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何况,抵挡大明和抵挡从海上入侵的荷兰人不同,大明想要动香山澳,首先会从陆地下手

凭香山澳那些士兵,根本挡不住大明官兵要不然香山澳的城堡也不会数次被大明官员拆毁,现在还没完全修复

可以说,只要大明官方出手,香山澳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从法理上来说,他们原本就是贿赂大明官员租借的土地,现在大明皇帝允许他们租借、让官员制定更完善的条约,这些人没有任何理由反对

甚至,香山澳的商人面对大明皇帝提出的条件,会很欣喜地接受自由贸易区的设立,有助于他们贸易

如果他们不接受,新设立的香江岛自贸区,会把很多人吸引去

可以说,大明皇帝用的是阳谋,逼迫香山澳转为自贸区

探讨明白这点,耶稣会传教士都很沮丧而且年轻的神圣罗马帝国传教士汤若望,说出了一件让他们更惊恐的事情:

“如果大明皇帝通过商人和泰西诸国建立联系,他们有可能购买到各种书籍,不再经过传教士”

“我们的传教方式,要做出重大改变!”

耶稣会在大明的传教事业,是利玛窦等人奠定的主要就是穿上中国士人的儒服,把自己伪装成儒士

利用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发展的各种学问,他们成功获得了大明儒生的认可,被称之为西儒

很多进士都钦佩他们的学问,甚至成为信徒在这些进士的保护下,他们的传教活动才能展开,带动更多人信奉

大明的进士以为这些知识是教会的,但是传教士们都知道,他们只是垄断了中西方文化交流,才造成这个假象他们的很多知识其实不是来自教会,甚至是从教会的反对者那里拿来的

如果被大明的进士知道,他们这些传教士其实不是西儒,耶稣会的传教事业,将迎来重大打击——

这个打击比断掉财源更可怕,是关乎根基的事情

那些想以西学补儒学的儒生,将会弃他们而去

龙华民想到这个情景,彻底没言语了别看他对利玛窦的一些传教策略不满,但是在伪装成西儒方面,两人是一致的要不然他也不会起个中国名字,让信徒更容易接受

艾儒略是利玛窦传教策略的支持者,他主要在福建传教,甚至在泉州发现了景教碑刻面对这种情况,他提出了这段时间以来,耶稣会一直不敢面对的问题:

“大明皇帝因为新教和天主教的战争,决定除了耶稣会外,基督教其它教派,不得在大明传播”

“我们要不要以这个旨意,请求大明皇帝保留香山澳教会的权力,防范其它教派?”

众多传教士闻言,纷纷看向龙华民作为中国传教团监督,龙华民才是传教事务的决策者其他传教士即使和他有矛盾,也要尊重这一点

龙华民对大明皇帝要求耶稣会改译名,是持欢迎态度的因为他的主张,就是采用拉丁文音译“陡斯”这个译名,也是他提出来的

但是他不接受的是,大明皇帝在陡斯后面加上天主、天尊这些中国宗教词汇,甚至要以天子的名义册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