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捐纳爵位381(1 / 2)

京城勋贵的动作,很快被锦衣卫官情司注意到,在情报简报中上报给皇帝

朱由检得知源头在英国公张家后,感叹道:

“英国公有远见啊!”

对英国公张家带头准备开藩的想法,很是赞赏了一番

但是对他们想要以交趾为封地,并未做出许可

这块地方,是大明周边最好的地之一,不但英国公盯上了,刚刚进京的靖江王世子朱亨嘉也盯上了,请求前往交趾开藩

此人在历史上就曾觊觎大位,在南明时自称监国,被时任两广总督丁魁楚和广西巡抚瞿式耜镇压可以说是一位不安分的人

朱由检因为奢安之乱还没平定,安南都统使莫氏又颇为顺从对于这些言论一律压下,不准讨论在安南等周边属国开藩的事情——

他可不想在奢安之乱没平定的时候,在周围新开一条战线

勋贵和大臣的动作之外,海外粮食运到京城的影响,开始在民间酦酵

京城的百姓吃到海外的粮食后,顿时对海外的看法发生了改变,从以前视为不毛之地,到现在羡慕那些得到海外土地的人

无论海外的土地多偏远,只要能种粮食,在他们看来就有价值

前段时间被诸侯国以百亩土地招聘的水手,成为普通百姓羡慕的对象

还有很多人去诸侯那里打探,看看他们是不是还需要人,会不会分配土地

韩王、江陵公、宁远伯,都因此招揽了一些人才

抵达京城的郑芝虎、李国助等人,对此极为艳羡

李国助酸溜溜地说道:

“北方的土地有什么好的,一年有几个月下雪,海岸还会结冰”

“南洋才是好地方,一年能收三季!”

郑芝虎不高兴地瞥了他一眼,说道:

“行了,别说这些怪话了!”

“想要招揽人才,先立功把自己的爵位升上去”

“人家都是王公,能册封附庸贵族”

“咱们这些爵士,拿什么和他们争人才?”

心中盘算着怎么样才能立功,把自己的爵位提上去

皇帝动不动就册封诸侯,给他们几百里封地郑芝虎着实受到刺激,同样想当诸侯

想到皇帝任命自己的海军参将,还有俞咨皋一直以来的招揽他决定这次回去后,就要把麾下船兵带过来

李国助没有他这个机会,更多的在盘算:去南洋开疆拓土算不算立功?皇帝会不会把自己打下的土地都封给自己?

把海外开疆拓土的功劳尽量拔高,但是李国助仍旧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就算他的见识再浅薄,也不会觉得自己打下多少土地,就会被皇帝册封多大地方

必须立下其它功劳,才能被皇帝提升爵位和封地

『什么样的功劳对陛下来说算功呢?』

『给陛下运粮算不算?』

『毕竟陛下说以后十几年都会大旱,肯定很需要粮食』

『如果我捐粮食,能不能提升爵位?』

心中盘算着这些,更擅长经商的李国助,还是打算在钱粮上立功,而非上战场搏杀

没等两人想好,皇宫中的朱由检,很快召见了他们

对这些人在这时运来粮食,朱由检极为欣喜,指着京城地图说道:

“诸王府建造的事情,你们也应该听说了”

“这次你们立了功,朕就给你们每人赐地二十亩,在上面建立府邸”

“以后用心办事,朕不会亏待你们!”

话语说得很直白,赏赐也是实实在在

郑芝虎和李国助听到皇帝像对待郡王一样,给自己划出二十亩土地建造在京城的宅院,欢喜得合不拢嘴

二十亩宅地不算大,但是却代表着,他们真的被皇帝视作勋贵,以后有机会打进京城勋贵圈子,和宗室、勋贵建立联系

尤其让郑芝虎欣喜的,是皇帝还问了一下自己子侄的情况,让自己和哥哥不要给他们订婚

这让他觉得,皇帝似乎有赐婚的想法,有意让他们和宗室、勋贵联姻喜得他大咧咧地说道:

“臣回去后就告诉大哥,让他把侄儿从平户接回来”

“都已经是爵爷了,把儿子放在外面像什么话”

“他将来的家业,还不要给侄子!”

朱由检听得一惊,询问具体情况确定郑芝虎所说的侄子,就是著名的民族英雄郑成功,还有个弟弟田川七左卫门,如今随母亲田川氏在日本平户藩居住

这让他非常高兴,在知道郑成功现在还没有大名后,当即道:

“田川氏既是正妻,当册封为男爵夫人”

“她所生的长子,要册封为世子”

“朕赐其名成功,望其成就功业!”

郑芝虎听到侄子被赐名,笑呵呵地谢恩

李国助看到他和皇帝的关系这么融洽,心中羡慕不已

如果早知道当今皇帝这么好说话,他早就主动申请过来了哪像现在这样,被郑氏抢尽先机

不过他提出的献粮想法,成功打动了皇帝知道自己接下来要面临十多年旱灾的朱由检,最看重的就是粮食

听到李国助有纳粟捐爵的想法,朱由检虽觉得这样会让爵位贬值,却没有一口否决

毕竟如果不把灾民安顿好,大明朝有可能亡于农民起义考虑爵位贬值不贬值的事情,着实有点太远

所以他在思考之后,向李国助道:

“爵位可以捐纳,但仅限于男爵”

“李卿觉得应该捐纳多少,能获得世袭男爵爵位?”

李国助见皇帝刚才眉头紧皱,心中惴惴不安在听到皇帝说爵位可以捐纳后,这才松了口气

然后又听到皇帝说捐纳的爵位仅限于男爵,这让他觉得着实有点鸡肋毕竟他想要的,不止是男爵爵位

想到郑芝龙凭借十八芝领头人的身份,在招安时被授予了男爵,李国助不甘心地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