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安东都护府364(1 / 2)

乾清宫中,朱由检听着张溥的汇报,对韩王朱亶眘的识趣,心中颇为满意

说实话,他是不想随意废除亲王、让宗室争夺王位的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用这个办法

因为这个办法实行后,那些厮杀出来的藩王能力会非常强,说不定就会连续数代诞生明君,出现强盛藩国

而且这种选拔亲王的办法,对继承制度是极大破坏对以后得安稳,可谓颇为不利

他更倾向的,还是给开辟藩国时立功的宗室封爵,让他们独立开辟领地

如果有可能,他希望所有藩王都像韩王一样识趣,主动申请移藩

所以对韩王提出的种种要求,他并没有不满,反而认真思索,看看能否答应:

“韩王想保留在平凉府的府邸,这个可以答应”

“而且朕还允许韩王朝觐的时候,派人去平凉府祭祖韩藩也可以留下一支宗室,负责维护府邸和陵寝”

“但是韩藩的土地,最多保留一千亩多余的土地房屋,都要移交地方”

迁移宗室的目的,就是让他们腾出土地朱由检对这点最看重,其它则不太在意

甚至,为了鼓励他们把土地腾出来,朱由检还下令道:

“所有宗室的土地,到海外以顷换亩”

“意思是在大陆献出一百亩土地,到海外可分配一百顷”

“如果海外的土地超过三百七十五顷,可以申请册封世袭爵士,把土地转为世袭领地”

三百七十五顷,就是三万七千五百亩,按照一方里是三百七十五亩计算,正好是一百平方里

一百平方里就是方十里,是朱由检给海外领主划定封地最低标准

如果有宗室拥有的土地超过这个面积,朱由检就允许他们成为世袭爵士

至于达不到的,就让他们继续顶着宗室爵位,或者成为普通人——

以后,他打算改变奉国中尉不降等的祖训,或者把奉国中尉改为不发宗禄的虚名爵位,允许自行择业

所以现存的奉国中尉如果不能转为世袭爵士的话,以后就只能成为普通人,只是拥有宗室身份

张溥在旁听着,意识到皇帝是打算彻底解决宗室问题,不再让他们成为朝廷的负担

想到韩王的第二个要求,张溥道:

“韩王除了想保留平凉的府邸外,还想在京城有府邸”

“要不要给他回绝,断了他的念头?”

这是韩王因为江陵公和宁远伯都在京城有府邸想到的,他也想在京城有个府邸,拉近和皇帝的关系

朱由检听到这个要求,顿时眉头一皱继而又舒展开来,说道:

“想要府邸可以,让他自己去建”

“朕会给所有出海的藩王一块土地,让他们建立府邸”

取出京城地图,朱由检指着距离清华园不远的湖泊、还有西山山麓的玉泉山,说道:

“这片地方,以后就作为宗室府邸所在”

“亲王府的面积不得超过一百亩,郡王府面积不能超过二十亩,让他们自己出钱购买土地,选地方建造府邸”

“朕的清华园就在那里,以后会在那召见他们”

这块地方,大概是清朝的圆明园、颐和园所在在朱由检的印象中,非常适合建造园林

那些藩王想在京城有府邸,城内是找不出地方了那就让他们在城外,自己出钱去建

有了京城的府邸存在,藩王移藩的抵触心理会降低,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海外——

毕竟他们如果在海外待得不舒服,可以用朝觐名义,申请进京居住

相比窝在地方城池来说,这样在京城和封地之间往返,会让一些人觉得更自在

为了让京城的府邸更有吸引力,朱由检写了个手谕,命令工部侍郎张文郁去考察,做好相关规划

按照大明当前三十个藩王、三百多个郡王来看,全部在京城建造府邸需要九千亩土地以后藩王和郡王可能会更多,还有贵族府邸也要安排在那里

所以朱由检让张文郁以清华园为中心,规划三万亩土地嘱咐他这块地方规划好,以便吸引诸王,维持皇室和诸王的关系

张溥在旁听着,心中暗自惊讶按照京城内部九万多亩的面积来看,皇帝让张文郁规划三万亩,几乎就相当于新建三分之一个京城这让他的心中,如何不受震动

想到其中的风险,张溥忍不住劝阻道:

“陛下,这些府邸的面积太大了,应该限制得再小些”

“而且诸王在城外住在一起,万一遭遇不测,臣恐天下震动”

朱由检听到这句话,顿时想起了一件事,那就是历史上明年发生的己巳之变如果建虏再破关打到北京城下,那么北京城外的诸王府,显然就会送菜

城外的安全问题,是这时候不能不考虑的事情

所以他思索之后,说道:

“让张文郁好好规划,可以修建城墙,或者修几个安全堡垒”

“还有,京城要修建许多大学堂,城内已经没地方了,朕打算放在那里”

“以后这片地方既是诸王府,也是大学城”

“贵族和人材,都会聚集在那里!”

这同样是仿照后世的规划做出的决定,因为在朱由检的记忆中,那里主要就是园林和学校

现在他在规划时,就同样安排在那里

张溥听到之后,心中一片激动,因为他觉得皇帝这是真的把他的建议听到了心里

之前他说秀才没有出路,皇帝就建立了大学堂,让那些秀才进修

但是进修之后还是需要安排,皇帝没有说过安排在哪里但是把大学堂和诸王府建在一起,那些学生就都有受到贵人赏识的机会——

在中原不罕见的秀才,如果到了海外,都能称得上人才

这些秀才受贵人赏识之后,就会有施展才能得机会

所以张溥此时,很称赞这个命令认为大学堂和诸王府,确实应该建在一起

至于这两个地方如何建,当然让诸王掏钱朱由检让张溥仔细向诸王宣传捐建学堂的政策,鼓励他们掏钱

然后,张溥才转达了韩王朱亶眘的第三个要求:

权力和税收问题

对于这些,朱由检还没想好,所以他向张溥道:

“海外开藩是新事物,以前从未有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