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江陵公国361(1 / 2)

紫阁功臣的后裔,在锦衣卫任职的不少朱由检在召见张居正后人时,同时召见了他们

这些人在武英殿外等候,相互看着对方,很快从各人的身份上,猜测出皇帝的用意

张允修见到锦衣卫南司房提督戚昌国,知道这位是皇帝面前的红人,笑着向他问道:

“戚兄,可知陛下召见我们,到底是何用意?”

戚昌国同样笑着,反问张允修道:

“陛下这次主要召见的是张家,张兄难道猜不出用意吗?”

“以张兄的见识,何必故作不知!”

又指着身边的李顺祖,向张允修身边的张同敞道:

“这位李顺祖小兄弟,是南司房的协理”

“张兄弟和李兄弟都是年轻人,应该亲近亲近”

“说不定到了海外,以后会成邻居”

张同敞和李顺祖见了礼,好奇道:

“分封的方案已经定了吗?”

“陛下这次打算分封几个功臣?”

戚昌国看着张同敞,又看着曾经在锦衣卫任职、却没有被当今皇帝起复的于日升,说道:

“于兄和张兄祖上被追赠公爵,是陛下允诺后裔能开辟公国的功臣”

“这次北海岛和苦兀岛分封,陛下的意思是从陕西选一位藩王、再选一位公爵,分别占一个岛”

“英国公、定国公那几家都有世袭爵位,不用分封也有世代富贵”

“这些人多半不愿去海外打拼,所以这一位公爵,只能从紫阁功臣的后裔选”

“于兄和张兄谁愿意去海外开国,待会儿在陛下面前主动点!”

紫阁功臣之中,只有于谦和张居正被追赠公爵张同敞是张居正的曾孙,于日升是于谦后嗣

海外分封的开启,需要两家之中,有一家作为表率

于日升早就打听到这件事,看着张同敞道:

“张家小子,老夫一把年纪,出海可能就没命了”

“小兄弟年轻力壮,不如多担待些?”

“老夫留在京城,一定会支持你!”

张同敞听闻此言,顿时跃跃欲试他如今不到三十岁,还有一些雄心

而且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没有进士功名,即使被皇帝恩荫起居舍人,未来作为文官也很难升上去,没有成为卿相的机会

所以被于日升一鼓动,就有答应的意思,想和对方谈条件

张允修见到此景,急忙拉了他一把,笑着向于日升道:

“于兄说笑了!”

“您在锦衣卫多年,比我们见过的战事多多了”

“开辟藩国的事情,需要您这样有见识的人”

“我这侄孙年纪还小,先让他在朝廷当官,历练几年再说!”

还是和以前的想法一样,不打算出这个头免得出了差错,张家万劫不复

于日升的想法也是如此,都想让对方打头阵两个老狐狸你一眼我一语,都打算让对方去海外

张同敞听得心烦,又有心建功立业,在听到于日升许诺的支持越来越多后,正想劝叔祖答应忽然有太监传话,招呼他们进去这让他只能压下想法,随众人走进武英殿

武英殿中,朱由检的身前,仍是一幅地图在他身旁侍立的,有钱嘉徵、张溥等人

指着地图上金角卫东边的两个岛屿,朱由检道:

“海外分封的事情你们应该听说了”

“朕这次打算封的,是北海岛和苦兀岛两个岛屿”

“根据粗略估算,两个岛的面积都在三十万平方里左右,比方五百里稍大,可以作为公爵封地”

“苦兀岛面积稍小一些,而且极为狭长,再加上它位置偏北、气候更冷一些,环境不如北海岛”

“但是它也有优势,那就没有外敌,只要能征服岛上的苦夷,就能顺利开藩”

“于卿是肃国公后嗣,张卿是江陵公曾孙哪位愿意开国,接纳陕西移民?”

于日升在皇帝面前,当然不敢表现得那么嫌弃所以他和张同敞一起,装模作样地观看地图忽然指着岛上面向黑龙江河口一带,说道:

“臣听说这个地方,曾是奴儿干都司的囊哈尔卫”

“岛上不止有苦夷,还有一些女真人”

“若要开辟藩国,还要更慎重些!”

朱由检闻言皱眉,让于日升仔细解说最终根据记载,确定永乐年间册封的囊哈儿卫确实在苦兀岛上

不过他没把这些女真人看在眼里,说道:

“这些岛上的女真人,和建州女真完全不一样,而且建虏不擅水师,多半没征服他们”

“大明和他们之间,还是能够谈的”

“如果能招揽过来,可以重新设卫,甚至派到辽东打建虏”

“于卿莫非听说有女真人,心中有些怯了?”

于日升确实有些心怯,不想这么大年纪去和女真人玩命但是当着皇帝的面他怎么可能承认,赔笑道:

“老臣怎会怕了?”

“是担心误了陛下的大事”

“臣这些年一直在锦衣卫任职,从未上过战场”

“如今年纪老迈,实在怕担心受挫,误了陛下大事!”

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能胜任,请皇帝另则他人

朱由检不置可否,又看向了张同敞

张同敞不顾张允修之前的劝阻,满怀壮志地道:

“臣愿为陛下分忧,征服岛上蛮夷!”

朱由检闻言大喜,当即就向他道:

“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