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玻璃51(2 / 2)

规划只能由自己做,砖木结构可以交给公输。

玻璃的炼制,给了公输家孙子辈的老二。在烧制了第一批玻璃以后,叶蓝就不管了。第一批玻璃不算多好,但成功了。公输家的老二负责起技术的钻研。第一批都是平板玻璃,而且很小。至于香水瓶子或其它器皿,都有老二去想办法。不过,原先单位里阅览室有关玻璃的书籍给了他,也不知道有没有用。

叶蓝除了做规划,更关注的是棉花,除了武家又拉来了棉花,去籽的棉花已有了不少,弹棉大业可以开始。

檀木榔头,杉木梢,金鸡叫,雪花飘。这是弹棉花的工匠们对自己手艺的一种诠释。元代王祯《农书·农器·纩絮门》载:“当时弹棉用木棉弹弓,用竹制成,四尺左右长;两头拿绳弦绷紧,用县弓来弹皮棉。”

弹棉,实际上指的是弹棉胎,也有弹棉褥(垫被)。棉花去籽以后,再用弦弓来弹,絮棉被、棉衣的棉,就加工到这一步。如过去女儿嫁妆的棉絮都是新棉所弹。一般人家也有用旧棉重新弹加工的。弹棉工具有大木弓,用牛筋为弦;还有木棰、铲头,磨盘等。弹时,用木棰频频击弦,使板上棉花渐趋疏松,以后由两人将棉絮的两面用纱纵横布成网状,以固定棉絮。纱布好后,用木制圆盘压磨,使之平贴,坚实、牢固。按民俗,所用的纱,一般都用白色。但用作嫁妆的棉絮必须以红绿两色纱,以示吉利。如旧棉重弹,须先除掉表面的旧纱,然后卷成捆,用双手捧住在满布钉头的铲头上撕松,再用弓弹。

当然,这是后世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的做法,到了新世纪已淘汰的差不多了,盖棉被的越来越少。叶蓝记得老家最后一个弹棉郎,二零一七年结束了自己弹棉郎的生涯,无法维持生活了。

在后世被淘汰的,却是这个时空一种新技术的开始。小时候因为觉得好玩而围观,可在这里围观的人绝不是什么好玩,而是改变,或者说是诞生。

一种新技术的诞生,一种保暖材料真正得到了开发和利用。庄里无论老人孩子都轮流围观,围观以后流连忘返。孩子看的是热闹,大人和老人看到的是希望,不再会冻死人的希望。县城买回来的青年中,有个叫关力的不禁泪流满面,他的阿兄就是被活活冻死的。叶蓝把身上的工具给了他。而关力没有丝毫犹豫,擦干眼泪,开始生疏的弹起了棉花。

叶蓝相信,他会成为这个时空弹棉郎的祖师爷。

敏儿吵着要弹棉花,包括云丰乐席香草俩个,都看着叶蓝,想要弹棉花。

无奈的叶郎,只好让公输给做了小弹弓,给了一堆棉花,让仨小只弹着玩,玩着玩着变成了云娘和丽婉弹起了棉花。

丽婉妹妹的香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丽婉妹妹通过自家阿耶,给郑观音送了两瓶香水,还没捂热就被李建成送进了宫,一瓶给了尹德妃,另一瓶给了张婕妤。有了两位最得宠的嫔妃的宣传,丽人日化迎来了第一波客人,全都是宫里的。

宫里的客人来过以后,各家王公贵族的王妃夫人们开始上场,等各大世家门阀的夫人娘子们来的时候,已经销售一空。

等着香水的那些有钱女子,甚至给预付了不少定金,希望下次能够第一时间拿到货。

而后听说可以用鲜花换香水,宫里的,权贵家的,世家的,一大群女人亲自带着自家的仆人,用牛车拉着一车车鲜花往郑府送,没别的要求,就一条,最快的速度给香水。至于多少鲜花可以换到香水,由郑府定,都不带讨价还价大气的一塌糊涂,完全就是真正的贵族风范。

丽婉回来的时候,周掌柜也跟着来了,除了拉来不知多少鲜花,还拉来一部分铜钱。走的时候除了一车香水以外,其余都是肥皂药皂香皂以及白盐。

香皂也跟着火了,买得比药皂还快,有的买不到香水的,退而求其次,先买块香皂回去。天气一天天转暖,沐浴的频率也在提高。

欣喜不已的丽婉就差给叶蓝侍寝了。

差点控制不住的叶蓝,只好忙规划,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忍多久。找来了云娘,三人研究起了新庄园,叶蓝能做的就是按照她们的意思,给她们建属于自己的房子,而后世的套间就是很好的选择。

不断的画图,给了两人很多的方案以供选择,看着自己的男人,如此用心的对待自己,哪怕是盖房子做卧室这种事情,也征询自己的意见,还给了这么多选择,云娘丽婉觉得自己是大唐最幸福的女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