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袁回庄(1 / 2)

第二日本想多睡一会儿的叶蓝不得不早早起床。怕云娘已是来了。

果不然云娘在门外,双手不停搓着还哈着气。

看样子等了一会儿了。老脸不由一红。

领着云娘去了后厨,自己在一旁指点。云娘大着胆子,照着叶蓝的提点,算是把早饭做出来了。依然是荷包蛋挂面。

吃完饭和公输说了自己想要的木桶以及做豆腐的架子。

公输拍拍手说小意思,就算是磨石族人也不在话下。若是叶蓝急用,就让族人回去把自家用的给拉来。至于卤水得去找贾氏要一些,族人都会搞定。若是以后常用,量大的话得去县城买。这东西很少,不好找。

叶蓝求之不得。

豆腐虽说在西汉就有,真正普及却是在宋朝。

叶蓝的母亲就经常做豆腐。早前农村做了豆腐不用花钱买,只需拿豆子换。

当然光有豆腐桶还不够,其它几样更简单,方框和压豆腐的木板石头,石头必须洗干净了。还有个井字形木架,好做。

做豆腐,叶蓝熟的不能再熟了。

磨豆腐的那根木架最好挂在房梁,形状和某种钥匙有些相似。将一头插进石磨孔,转动即可。挂在房梁的木架因为一直保持水平,所以转动石磨可以省些力气。

曲辕犁的木质结构完成了,就等着铁匠了。公输催了催叶蓝,又投入了筒车的研究。

叶蓝还把后世老家的水排车给画了出来,他只能画个大概。

水排车需要人上去踩,有脚蹬。上水也是靠与脚蹬差不多的木板。全是木制,连中间最主要的转轴都是木制。不用一点铁料。

公输听叶蓝说完,看了会儿不完全的图纸,就明白了做法。催着其中一个小辈回族里拉磨石模架,还特意嘱咐莫忘了去贾家讨些盐卤。自己又忙着和另外两个小辈研究筒车水排。

叶蓝寻思着要不要去拜访一下贾家。正想着呢公输又折了回来。

问他以前说的是否算话。贾氏人虽不多,可却是种地养畜的行家里手,甚至对许多牲畜各类疾病也是颇有经验,能治。

叶蓝重诺,只是还不到种地的时候,所以怕是会麻烦贾氏。

公输大笑说无妨,让贾氏当家的来,先把有关书籍给译出来,不会麻烦。还说那老东西巴不得呢。

听公输这么一说,叶蓝大喜。

咱缺的就是人才。左右不过是多双筷子,尽管来。

心里却盘算开了,以后庄里人只会越来越多,云娘一人不一定忙的过来。管事的必须找,这打下手的也不可少。

公输屁颠屁颠的回去搞研究。

叶蓝又得去厨房准备了。云娘很勤快,烧了热水把厨房里给擦了一遍。连准备拆掉重砌的土灶都细细的擦了个一干二净。还是用土灶烧的水。

菜还是自己炒的。不过是云娘打得下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