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漏补缺(1 / 2)

对赵云娘,叶蓝并无老道以为的想法。

让他诧异的是云娘是他目前见过最干净的女人。也没有史书记载的那种类似于后世日本艺妓的妆容。

牙齿也不怎么黄,脸很白,没有菜色。唐人的牙齿都很黄,最白的反倒是小女孩敏儿。王远知袁守诚这些养尊处优的道长,牙齿依然是唐人普遍的黄色。

就平时见的匠人平民,说话的时候总有一股味道,或浓或淡。更不用说自家的佃户了。

云娘的外表与后世普通的女子很像,干净清爽。而她的五官又长得极为秀丽,在叶蓝眼里就显得亲切了许多。若不是身上穿的是唐时服饰,完全可以说是一现代人。

吃完了饭,叶蓝总觉得遗忘了什么。直到看见泡着水的浴桶才想了起来。

浴桶是朱红色的,很陈旧了,漆掉了不少,暗淡无光。

估计有个七八个年头了,也许还不止。许久不用的木桶之类的,都必须用水泡几天,否则会漏水。

幸好没蛀虫,有了蛀虫浴桶就废了。

他想起了自己要的大木桶。做豆腐必须的,杀猪的时候必不可少,褪猪毛的时候用热水把猪泡在木桶里。

所以桶必须够大,比浴桶还要大一些,老家管木桶叫豆腐桶。

拿起笔在本子上记了下来,明天可不能忘了。豆芽菜发不了,这豆腐是可以做的。

磨豆腐的木架,还有圆磨石也得准备。石头用具在大唐并不少,木头石头竹子在百姓家里是用的最多的。铁制品还很少。铁器一般都用来制作兵器,还没有奢侈到走进贫农家里。

除少量铁质的用具之外,许多百姓还在用陶瓷当锅煮食。木质农具比比皆是,笨重不够轻灵,而且容易坏。

想到这他又想起来铁锅,想起了铁锅又想到了柴灶。

拿了手电起身去厨房,顺便照了照泡着水的浴桶。仔细看看像是不再漏水了。

边走边想,这浴桶会不会是平阳公主沐浴用的啊?浴桶刷了漆还是红色,很有可能是平阳公主用的。

想到自己能和平阳公主共用一个浴桶,心里不禁美滋滋,还住着公主的房间呢。

不知道皇室知晓以后,杨广嘴里的那个阿婆面会不会带着儿子们与他那个叫柴绍的女婿一家找上门来,暴打自己一顿。

虽说叶蓝并没有烧过火,可毕竟是在农村长大的。看也看的出来和后世的不一样。灶台很大很笨,还废柴不好烧。

家里起过好几次土灶,叶蓝大致记得。

在他老家以前有很多手艺人。上世纪末煤气远没有普及。有个很有灵性的瓦工,凭着自己的巧智弄出了一种叫做省柴灶的土灶。公路旁有不少省柴灶的广告。

大学暑假的时候,就那个发明省柴灶的师傅,外加叶蓝当帮手,一天时间就给弄好,架上铁锅就可以用。

如果愿意还可以带上铜罐和汤缸,两者都是镶在锅边,利用做饭炒菜时的热量,用不着费柴火。铜罐的水烧开可以喝,汤缸的水不会开但够热,正好用来刷锅。

省柴好用还好弄。

叶蓝想着把厨房都改造一番。庄园太大其实也麻烦,谁能想到竟然有三个厨房。

等王铁匠来了,除了农具还得让他再打造一些铁锅。

叶蓝回到书房都记了下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