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回乡(二)77(1 / 2)

日暮悠悠,天光黯淡时才赶到康县,不急着连夜过去,一行先去了当地最好的客栈下榻,休息一晚。第二天吃过早饭后,这才前往东孙村。

东孙村还在康县最东面,不算很远,但坐车过去也得半个时辰。老刘叔前几日带了东西先过去打了招呼,所以这回路上不仅没人拦我们,连村口蹲坐的那群抽旱烟的也起身主动让路,躬着身子把路边斜枝挑开。

到了孙家祖院门前,寒酸景象一下子就展露无疑。

外面看来虽依旧是朱门高墙,但漆色已经斑斑驳驳,许久未曾再刷过。望院里虽然还有些绿叶,但却一声鸟叫也听不到,寂寂如狐室。

高门大院,已显破落现状。黑枝黄花,宛如昨日之景。

“呀,看这谁,都来看啊,惠娘回来了。”刚掀开车帘打算下车,乌黑小门吱一响,一位着灰白袍的妇人小跑迎出来,笑开了嘴说:“家里上上下下念叨个把月了,就说今天枝头喜鹊怎么叫个不停,果然是有大喜事啊。”

我向院里瞥了一眼,黑幽幽树枝孤寂刺破灰天,连根喜鹊毛都没有看见。

“哎呦,这位就是冯华小公子吧,果然少年英才啊。”妇人已四十多岁模样,八字浅眉,然后问着:“这两位是?”

惠姨刚介绍完蓝儿,冬儿便从我胳膊下探出小脑袋抢先答话:“我是冬儿,是哥哥最小的妹妹。”

“哎呦,也是个标致的小人儿。”

稍时,门口热闹起来,大门里挤出来老老少少十来号人,不过没有壮年,应该不是在村口聚堆,就是下地去了。

三五个老婆婆头顶蓝白帕,银丝弓腰,眯着眼睛凑到近前,没牙的嘴里嘟囔着好话。几个老头都是竖眉怒目粗鼻孔,站在人群后努力挤出和善表情。后面还有两个泥孩子,皆绑着条大粗辫,好奇冬儿头饰花带,捏着手指不敢过来,小心躲在人群后说着悄悄话。

惠姨向人群转着打了一圈招呼,蓝儿和冬儿乖乖跟着叫了一圈人,只有我心头很不乐意,于是跟着只张嘴没出声,在假装叫人。反正他们一群人多话杂,都听不清了已经。

前面那些人带着,我们一行被引进了门去。

灰黄院墙,几颗枯树,木门破了洞也没有修,只是知道我们要来,预先简单收拾了一下。左手边应是厨房,正冒着炊烟大约是在准备午饭。

本以为门外人已经够多了,屋内谁料想还走出来成十人,也是一个个低眉垂目,夸张语气说着好话,恭维模样完全不像是小女儿回家,更像是迎接省亲的贵妃一般。

“他三嫂赶紧过来,再甭收拾了,看看谁回来了。”

就仿佛戏台上的戏子一般,这面刚说完台词,那边帘子一掀,出来个中年妇女。五大三粗身子,彩蓝绢布衣裳,大约是许久不见的故人,惠姨这边也呆住,走马灯似的忆起从前。

“哎呦喂,这,这是惠娘,是惠娘对吧。”说着两颗豆大泪珠便沿着妇人眼眶滴答下来,看得我直愣神。孙三嫂双手夸张地拍了下衣裳,疾走过来嚎着:“怎么,怎么才回来呢?可想死嫂子了。”

此情此景,惠姨也带入了感情,眼眶湿红,抿出一句:“三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