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明与暗(2 / 2)

为了确保南渡过程中的安全,王旷和王彬书画双绝合作,设计了一套复杂的暗号和信号系统,以便在路上遇到危险时使用。

这个时候,世家大族的修养和能力就显现出来了。虽然面临着离乡背井的压力,无论是男子的决断、女眷的付出、还是寺院的帮助,都看不出来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对外,王家日子一样风轻云淡,宴请玩乐往来不断。孩子们一点儿也没觉得日子有什么不同,仍然无忧无虑地享受着祖宅的童年。

而王敦前往青州之后,为王家的财产转移提供了坚实的助力。在迅速熟悉军事的同时,他逐渐将襄城公主的陪嫁侍婢百余人,全部许配给军中将士,以示恩宠。

这些侍婢们都很年轻貌美,且受过皇家良好培训,具备较高的素养,任何一个人都是理家兴家的好手,一般的达官贵人都娶不上的。五大三粗的武将们都惊喜不已,对王敦感激涕零。

王衍也逐步将这些王敦的得力干将,提任安排到各地驻军的重要职务上。此消彼长,也逐渐退出临时安插的隐卫,让更多的自己人,光明正大地续上南方的势力。

没多久,王敦就紧跟王家盘点进度,先行散尽了府财。他将钱财全部用来支持这些侍婢们的夫婿们,帮助他们更快地在各地发展自己的势力。

终于,王敦完成了自己的阶段性使命,回到了洛阳。一进洛阳城,他马不停蹄,立刻赶去公主府,探望在青州散尽婢女后先行回中都的妻子。

襄城公主穿着一件华丽的衣裳,戴着精美的头饰,坐立不安地在布置奢靡的卧室里等待着。

终于,听见院子里家仆们尖细的嗓子此起彼伏,都在高喊着“恭迎驸马爷!”

她立刻站了起来,来到门口,一头扑进早已张开双臂的王敦怀里,欣喜之情再也忍不住,全然洋溢在美丽的脸上。

王敦紧紧地搂住了妻子许久许久,缓解压抑许久的相思之苦。没有婢女后他舍不得公主受苦,也为让后续的散尽家财能掩人耳目,多年来第一次两地分居了这么久。

虽然才分别数月,却似乎过了经年累月。公主府的婢女们红着脸,忙不迭地赶紧退出去,把卧室门轻手轻脚地关了起来,只是守在外面等候主人们有需要再招呼。

她们知道驸马的脾气,不敢多呆,早就训练有素,知道如何让久别重逢的夫妻倆好好互诉衷情、温馨重聚。

王敦庆幸自己尚公主之初,借着被公主府婢女们取笑的不爽,立下的这个清场规矩。他和公主才能在皇家无孔不入的探子网中,有真正的私密空间,可以安心地商议要事、传递消息。

王敦在公主耳边轻轻地吹着气,公主边作势躲闪,边发出阵阵银铃般的被痒到的笑声。他趁机用只有他俩听得见的声音激动地说:“阿舞,南方稳了。我们终于可以一起准备出发了。只是…孩子的事,只好再拖延到江南了。”

襄城公主被勇猛的王敦一把抱了起来,大步流星地扛向里室。公主伏在王敦肩头,又是欢喜又是难过,但同时也感到一种莫名的安慰和期待。

他们期待有一个孩子很久了。多年前公主不小心落胎后,身体调养了很久。可是等到身体恢复了,时局又如此不稳。王敦怕万一有身子再去奔波,不仅公主身体不能承受,也可能会被皇室因此挽留,所以只好一忍再忍、一拖再拖,

褪去分享好消息的兴奋后,王敦渐渐将呼吸平复得稳定而深长。他们紧紧地靠在一起,仿佛一双缠绕而生的并蒂青莲。此际,他们的呼吸更像青州月下的海浪,悠长的余波,隐隐的气声,一并起伏着。

王敦的内心也充满着复杂的情绪,期待着妻子也能给自己带来好消息。今天,他感觉到妻子格外兴奋,心中不由暗暗升起了希望。

果然,公主压低嗓子,传递出家族期盼已久的重磅信息:“经多方劝谏,司马越已暗示司马睿上书请命,往江东募集粮草。”

《世说新语》:王平子出为荆州,王太尉及时贤送者倾路。时庭中有大树,上有鹊巢。平子脱衣巾,径上树取鹊子。凉衣拘阂树枝,便复脱去。得鹊子还,下弄,神色自若,傍若无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