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见春台(四)(2 / 2)

木木远眺,然而只能见一道木栅栏横亘在不远处,更远处除了茫茫山林,什么也没有了,她一辈子都将生活在这里,还不够苦寒吗?可她闻不到任何香气。

“……”

盛明没想到木木会这么想,但是也不是没有理由,她再怎么努力挣脱,都没办法逃开这好像生来就注定的命运,她要一辈子背负这些枷锁。

这么一看,木木这句话倒确实是对的……

呸!

盛明啐了自己一口,身为人师,怎么能听学生讲这些歪理呢!

“木木,”盛明斟酌了一下,开口却是扯了一件其他的事,“想听我讲个故事吗?”

每次盛明说的故事都是一些孟母三迁,卧薪尝胆,木木从前觉得新奇又深奥,一向是很喜欢听盛明讲故事的。

可是木木现在兴致缺缺,并不是很想听盛明来跟她讲些大道理,拒绝了,“我现在不想听。”

“应该是十年前的事了,”盛明徐徐开口,还特地清了清嗓子。

“……”那你问我干嘛呀!

“有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公子,天天爬树掏鸟蛋,下河捉鲤鱼,就是不看一眼书,总说读书不如看戏有意思,所以,这小子长到十五岁愣是没看过一页纸,斗大的字能识出两个就是祖宗显灵。

“这小公子家里的长辈都愁坏了,想着他每天这么不学无术的可怎么办呀,以后怎么放心把家里交给他。可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这小子浑身的皮却厚度见长,就是不听。”

“……”

木木心想,好老套的故事,接下来估计就是告诉自己这个小公子就是盛明他自己吧?然后再聊一聊他是怎么幡然醒悟然后刻苦学习最终成就一番伟业。

“先生,我真的……”木木的话被盛明打断,他似乎感受到了木木的不耐烦,安抚性地在她肩上按了按。

“然后这户人家的老爷找上了他的世交,让朋友给他想想办法。没想到朋友把自己儿子推出来,说是他能治那位小公子。这老爷也爽快,胸脯一拍,跟这少年人说怎么治不要紧,打死了算他的。

“于是一个半大孩子,天天跟着这小公子,每天除了找他比武就是找他一起练武。这么大半年下来,小公子不胜其烦,去和少年打一架吧,又打不过,每次都被人压在地上揍;想躲开他吧,这人又像块狗皮膏药一样一天到晚粘着。

“然后这小公子发现,只要他进了书房,这小子就不进去烦他,问及原因,才知道是这少年觉得书房那些书啊墨的全有一股怪味,闻着难受。

“原来这也是个不爱读书的家伙!

“小公子于是开始天天往书房跑,就为了躲开那少年。但书房里什么都没有,小公子穷极无聊,终于动了动金贵的手指,翻开了一张纸,然后是第二张,大半年下来,他已经要把书房看遍了。”

“先生,这里面哪个是你?”

木木话音刚落,肩上放着的手就敲着她的头,“哪个都不是我!”盛明哑然失笑,“那少年是我二哥,小公子是我二哥最好的朋友。”

木木被敲得有些疼,突然开了个小差,她想到刚开始的盛明言行举止都那么客气有礼,她还说他像个假人,怎么现在这么不客气?

嬷嬷还说这是教养呢,我看这就是装模作样,可见这些富家贵公子也是苦礼仪久矣,一有机会不拿着端着,就放浪形骸了。

“所以我的意思是,”盛明的声音把木木拉了回来,“这才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身处苦寒当然不珍贵,这全然是因为国家并没有做好;而只有当他们捱过了这些磨砺和苦寒才显得珍贵。你说它香是因为它本来就香……”

盛明忽然就笑了,像须臾间的春光,“倒也是这么个道理。只是难道因为你不是朵香花,这辈子就打算一直含着花苞不开了?逢人就说反正开了也没人能闻到花香,然后余生都用来抱怨老天爷没让你投生到香花上。”

盛明撤开手,缓缓向前走去,语重心长道,“你不去开怎么知道自己香不香呢?而且就算不香,难道就一定没有蜂来采花吗?”

木木继续发着愣,但心里的弦好像被人不轻不重地拨动了一下,泛起层层涟漪。

那次跟盛明聊过之后,木木也就释怀了,想通了,“是了,我只要不被你们发现,谁知道我在做什么呢?”

至于当时纠结的香不香的问题,早就被她忘到脑后,她也就是间歇性伤春悲秋一下。

当初盛明讲了那么多,木木能想起来的只有盛明进屋前转头对她说的那句:“更何况这是自己的事,也就天知地知自己知了。”

可见木木也是个惯会断章取义的人才了。

从此木木无师自通地学会了阳奉阴违,这边跟村长拍胸脯保证过,转身就钻去屋后的林子里,偷偷写字背书,甚至干脆直接拿那些碑当纸,省得以后有人发现她还在写字又跑去告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