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修身 齐家 治国平天下(1 / 2)

太初年间,说起京都百官,没人能盖得过那位百官之首,宰辅谢昌贤。更有人私下密谈,这谢昌贤就是汉阳朝的站皇帝,朝中无政敌,庙堂之上的林烽。不过,没人否认其能力与忠心,甚至连质疑都没有。

谢昌贤可以说是在汉阳官场上无与伦比的一颗耀眼之星,更是德才兼备,广开言路,兴科举,治天下。他出身平凡,谢家并不是京都望族,在谢昌贤官至宰辅之前是如此,之后依然如此。无数有幸能登门宰相府的官员都感叹谢昌贤之清廉。不过谢昌贤却是师从名家,老宰辅之徒,更是汉阳皇帝的伴读。在老宰府死后,谢昌贤算是继承了这京都百官之首。

谢昌贤门下也极其兴旺,可谓是桃李满天下,虽普遍官职不高,但基本都身居京都要职,前程似锦。谢党一词也就传遍天下。

谢徒遍布之广本该遭人诟病,可却从无人觉得谢昌贤有专权之心,不是为畏权利,而是只要从谢昌贤门下出师,就没有庸碌之辈,无一例外,才华横溢,能力出众,更多的是秉承谢家门风,清廉正直。谢昌贤更是曾言:“管天下每一位读书人,我谢昌贤无力,也无心。但只要出身于我谢昌贤门下,众生要以修身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谢昌贤让天下读书人所信服的原因不止如此,他曾公然表态:“林家坐拥边军四十万,可谓拥兵自重。”尽管如此,多年以来,宰辅大人并未暗地里给北凉边军下过绊马索,甚至曾经挡下过数次针对林家的暗箭,其中深意耐人寻味。

宰相府,一位中年人坐在椅子上,一口一口抿着茶水。对面坐着一个稍显年老的人,拎着酒壶,一口一口喝着酒,此人,就是尚书省尚书令大人齐奉世,齐大人,如今的汉阳庙堂,仅次于宰辅谢昌贤的人物。满朝文武皆知,这两位同门师兄弟关系莫逆,能与他谢昌贤对饮的,也就只有他了。

齐奉世哼了一声:“这世上竟还有人不会喝酒,没天理。”谢昌贤没有理这位老友。齐奉世见他不理自己,就接着说:“日前,那座院子传出消息,请陛下罢免兵部尚书,说冯老将军碌碌无为,能力不足。更直言说冯老将军年迈昏聩,早已不能当此大任,应另选他人。”谢昌贤缓缓起身,走到窗口,推开窗户,屋外槐树之上的槐花散发出来的沁人香气扑面而来;“这次的棋手有些多啊。”齐奉世撇了撇嘴,不置可否:“那不还是他们两家率先落子了吗?你在这次的棋局中倒也不必争先,时机最重要。”

南疆,旧属南唐。这南唐也是春秋中,两个不是林家铁骑攻陷的国家之一。南唐的覆灭与蒋公页和南晟王李燮有关。当年诸国乱战,林家铁骑战于西北两线,这南线就是李燮和蒋公页两支军队共同经营。最终打下了南唐。再之后,蒋公页交出兵权,打散手底亲信,入朝接受封赏。当朝天子并没有为难他,反而派其前往南晟王就藩的南疆,任南疆道节度使。

在就职之后,这曾经通力合作,甚至并肩作战的两人有过多次冲突,甚至数次刀兵相向,声势极大,甚至直达御前才将矛盾平息。南疆百姓都感叹说这南疆一山不容二虎,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初秋,凉意阵阵,连带着衣衫都平白地添了几分萧瑟之意。清晨,一队人马出现在凉州一个破败巷弄之中,林穆辰的家。他知道,他可能要永远地离开这座从小长大的小院,也要离开那个王老头了。因此,决定离开之前去跟他道个别。

“老王?我来请你喝酒了,上好的佳酿。”林穆辰一边喊,一边娴熟的从外面,对就是从外面打开王老头的家门。可是那王老头竟然没出声,林穆辰走进屋内才发现,王老头在桌案边一个人喝着酒。

看到林穆辰走进来,招呼道:“来了就坐吧。”林穆辰一愣,这老王头怎么这么不对劲,不过依然落座,将酒开封,给自己倒了一碗。原来这桌上竟早已多摆了一个碗。林穆辰率先笑眯眯开口,一语惊人:“看来你是王府中人,这送别酒是喝不成喽。”

王老头哈哈一笑:“小子聪慧,之前不是打消对我的怀疑了吗?怎么确定的?”林穆辰端起酒碗,一饮而尽:“多年来,你应该一直跟着我吧,不管如何小心,多少会露出马脚。本来打消了念头,但林烽不可能让我孤身一人在此,那样早就死了不知多少次了,这你应该知道吧。”王老头笑着点头:“不错,多年来刺杀从未间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