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旧事(1 / 1)

在春秋时期,大概在太初元年前三十余年,那个时候,那个国家还叫纪国,在纪国都城中举行了科举大考,与平年不同,今年在满堂世家子弟中出现了一个衣着格格不入的年轻人。此人衣着不同于那些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的世家子。他身穿一件灰白长袍,虽然破,但是干净整洁至极。那是家中刚刚过门不久的妻子亲手为他缝制的。大试内,年轻人展卷,落墨。张榜之日,天下震动。一位出身贫寒的许姓年轻人,凭借天衣无缝的文章,一举夺魁,科举中第。

这位许姓年轻人奉旨入吏部,不到一年,这位锋芒毕露的年轻人已官至吏部侍郎。与此同时,诸国局势愈发紧张。这位吏部侍郎竟然上书请求平调至兵部,整军强国。纪国国君宇文昊连夜召见,第二日早朝,纪国就出现了一位新的兵部尚书,且领边军十五万。

那时,汉阳的林烽还是名不见经传的一位边军将领,这纪国兵部尚书就已经名扬四海。风光一度盖过了那位西蜀的兵法大家赵龙。蚕食北魏东晋,使纪国的国力不断攀升,仅次于大周。后来,汉阳也在林家军的帮助下崛起,平定内乱。

再后来便是北魏亡国,汉阳与纪国对峙。大周预料到双方必会元气大伤,因此按兵不动。其余诸国疲于奔命,自顾不暇。可谁知,出现了意外,汉阳大军竟像是事先得知纪国边军动向,一举将其击溃,当然也只是击溃,纪国有生力量保存的很完整,但那位许姓主将,竟莫名其妙地消失,纪国宰相宣称其泄露军机,叛国无疑,纪国国君宇文昊大怒,将其全家斩杀,包括一个刚出生三个月的孩子。此一战,后世根据纪国边境的太平城而称为太平之战。

在于重伤之中醒来,一股刺鼻的药味使他皱了皱眉。想坐起来,但浑身的刺痛让他丝毫动弹不得。

“你伤势极重,多处筋脉内脏受损,就算将来好了,也是一个筛子般的身体,全是洞。”一个沙哑的嗓音传入耳中,他艰难地出声:“哪?谁?”那位身披铁甲的男人笑道:“林家帅帐,汉阳林烽,你的救命恩人。”

年轻人没有多少惊愕,相反明白了一切。林烽见他没反应,又接着说:“你现在已是叛国之身,全家被杀,夷三族。你们纪国宰相这一招真的绝啊,他在大战之前派人找我,我还不敢相信。他向我透露军机,让我我只击败纪国军,不让其有大伤亡,防止大周趁虚而入。而你,正好趁机除掉。”

太平一战后三日,林家军撤去,纪国汉阳大周三者又回归对峙局面。三月之后,原本是纪国名将,如今却在林家军营中的年轻人伤势总算好了大半。深夜,帅帐内灯火通明,两人彻夜长谈,一夜未眠,这位许姓纪国大将在大战中受伤,但并非是伤于林家军。他能认出来,在经历惨败撤退途中,那突然杀出,袭击其帅帐的万人骑军,不是林家军,而是本该拱卫京都的纪国一万精骑……

自此天下再也没有关于那位叛国逃亡儒将的声音,但在林家军中出现了一位据说来自中原的军师,正是后来名动天下的谋士许煜。

原名许子常的许煜,终年身披黑衣,散发。林烽问他,本来挺英俊的一个读书人怎么变得如此人不人鬼不鬼。许煜说:“本来就已经是鬼了,散发可掩面,可掩愁。黑衣遮身,隐去自身,盖住一身罪恶。”林烽问:“你的罪恶?”许煜答道:“因我,一家蒙难,因我,万千将士马革裹尸。而我,作为读书人,只能被迫躲在这无尽的黑暗中,摆弄阴诡之术,难道不是罪吗?”林烽无言。

太平之战后两年,汉阳再次起兵,这一次,林家军彻底击溃纪国,攻占纪国国都。曾经辉煌一时,有望问鼎中原的纪国灭亡,林烽军令,皇宫内院,一律格杀,天下震动,连汉阳朝中都有不少人进言,说这林烽暴虐杀戮,有失民心。可那个时候的汉阳老皇帝却说:“林烽,一代人杰。”

许煜与林烽并肩骑马于纪国京都御道之上,许煜轻言:“杀尽纪都中人是为了防止汉阳那些垂涎之人染指吧?”林烽并未回答而是问道:“曾经在这里是何等的风华,不论是你,还是这座城,都有耀眼风光。如今大仇得报,作何感想?”许煜面无表情的回答:“与我而言,百感交集。于许子常而言,胸中积郁终于可以一吐为快。许子常啊,也于今日彻底死了。今后活着的,便只是军师许煜。”

之后,林家军助汉阳一统中原,入主西北。原本西北第一望族秦家,时任北凉道经略使的秦家家主秦观海竟然没有半分抵抗,反而举全家之力相助林家军在北凉道扎根,进而掌控整个北凉五州,引起丹凤城内一阵轰动,疯狂弹劾林烽。这秦家正是出自北凉林许二人的谋划,是当年林家军的一颗暗棋。

秦家家主只有一个独女,自幼便在北凉王府长大,这自然不是什么留人为质的伎俩,林烽也不屑如此。军师林煜一生收了两个弟子,一个是林穆辰,还有一个就是秦家独女,秦钰瑶。两人自幼相识,林穆辰多年以来秘密学艺,而每次林穆辰秘回王府,秦钰瑶都会粘着这位林家哥哥,可谓是青梅竹马。

值得一提的是,林秦两家自幼便定下了娃娃亲,连许煜都笑称,这俩孩子可谓天生良配。就是林穆辰那榆木疙瘩,每次都像是六窍开了五窍,可以说和他本来的天赋形成鲜明对比。

三年前,最后一次回府,林穆辰更是留给其一封信,信不长,只有短短两行:“我自不染苦寒,可跨万水千山。只因眼有星光,心有眷恋。”

借许煜话说,便是林家呀,都是痴情种,一棵树上吊死。林峰也总是笑眯眯地说:“我林家的儿媳妇啊,非瑶儿不可。”

秦钰瑶自幼姿色出众,容貌冠绝北凉。望风楼蛾眉评曾有评语:北凉秦钰瑶,秀色掩古今,荷花羞玉颜。

二八年华,作为秦经略使的独女,提亲的人本来早就踢破门槛了,可是秦钰瑶总是对那些公子哥冷脸相向。与林穆辰不同,这秦钰瑶自幼不止习文,而且习武,一直以来便在北凉王府武楼内习武的她,论江湖五品境,秦钰瑶刚刚十六便已入三品境,虽说真正的武道艰难是从入二品境开始的,但这也是多少人穷极一生都无法到达的境界,更何况她才刚刚十六岁。再加上自幼便在北凉王府长大,旁人看来,那位可能绝后的北凉王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女儿,渐渐地,众人也就敬而远之,不敢再有所奢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