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388(1 / 2)

  “录了八.九成了。”卫琥的字很好看,毕竟这是卫氏名声在外的才艺。他将许盈亲朋好友送的礼物录成册子,因为字太好看,这不像礼单入库册,倒像是法帖之类。这些亲故送的东西急着要收录起来,毕竟换船的时候很多东西打乱了,回头就该乱了!要是人家送的礼物有些不清不楚,关系近的还好些,关系不远不近的,或许就要因此生出什么失礼的事!

  只不过一路上行车时不能动笔,能动笔的就是每次停车休息时,时间有限,礼品又多,以至于卫琥加班加点,此时也还差些才能完。

  这个时候,要远行的人给朋友送些旧物做纪念品是习惯,朋友们给将行之人送些财货则是另一个习惯。这个习惯的由来可能和此时亲朋好友之间的‘通财之谊’有关,此时的士人重视‘情谊’,轻于财货,若是朋友有需要,财货上的支持是从来不吝惜的。

  这就是所谓的‘通财之谊’。

  再者,此时天下大乱,到处是兵荒马乱的!即使是贵族,过了今日,也不知明日会有什么变故!所以即使是普通人眼里天上云一样的士人老爷们,也有可能忽然一日陷入窘迫。这种时候,若家中再有什么动作,比如逃难远行什么的,就会非常需要钱。

  朋友们这个时候都会来相助,而有些不属于亲朋故旧的,也有可能因为同为势族的关系拿出钱财来。其中心态也不难把握,想

  的是自家有朝一日不好了,也能有十方援助——从这个角度想想,倒是有些像‘保险’了。

  出远门所用资费的赞助有一个专有名称,所谓‘程仪’...古代出远门的开销从来都不轻松,所以这个出远门有助金的传统古代社会好像一直都存在。

  许盈自己不缺钱,但亲朋好友们还是送了‘程仪’。这就像是宋明时期进士们在进士宴后都要各自赴任去了,同年互相送别时大都会送些供上任路上开销的‘程仪’。有的人经济条件并不差,也依旧有人送!

  不过此时的‘程仪’一般是真的难才会送的,之所以许盈能得这一笔浮财,那就是他人缘好,人家愿意了。这也不好拒绝,只能心里记住这份人情。

  随行人员忙着换船,许盈看了看天色,对卫琥道:“不用着急,别误了用饭...晚间在这客舍歇息一晚,明日再走。”

  见卫琥听进去了,许盈又再找了乐叔乔商议事情——其实每个人都很忙,都有分工,不然也不能让卫琥一个人录礼单。

  换船处并不缺客舍,应该说,这里本来就是水路繁华处的一个码头,车船店脚牙这样的行当必然是不会缺的。这个时候商业不发达归不发达,却还要看具体在哪儿,像是东南三吴-建邺这一线,却是一直繁华,不让现代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