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1 / 2)

  “长城县与义兴县比邻,玉郎你抵达长城县前,信件必然已到周氏,到时你须礼数周全拜访周氏。”杨氏一边将自己收拾好的行李给许盈看,一边说起了许盈的婚事——在南渡之前,为了显示与南方大族结盟的诚意、为了拉拢人心,先帝当时定下了两门婚事。一是公主下降周氏,二是许盈作为汝颍势族的代表,与义兴周氏长房长女结了亲。

  许盈如今去长城县做县令,唯一一点让杨氏心安的,就是长城县在义兴县的东边,两县比邻而居!真个穷山恶水出刁民,有什么不可预知的危险发生,一旁有义兴周氏震慑,也不至于会有什么真的不测。

  也因为这个缘故,许氏这边先写了信过去。信件不止有长辈的礼仪性文书,还有许盈的亲笔信,不过这亲笔信也是场面上的问候——信件都是给未婚妻的叔父的(义兴周氏长房早夭,又没有亲子,如今当家的是未婚妻的叔父,未婚妻的‘监护人’自然也是她叔父),除了问候外,能谈的事情也不多。

  说起来,许盈还没有去岳家拜见过,过去是没机会,只能局限于逢年过节送送礼物、写两封问好信。如今都要去长城县和岳家做‘邻居’了,那是怎么都要上门走动的!这既是因为礼节如此要求,也是为了许盈到任地方之后工作能更加‘顺滑’!

  不然当初安排许盈去地方做县令,怎么就选了长城县?

  除了因为长城县地处三吴,建邺不好伸手向这个南方大族自留地,这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避开□□外,也就是比邻义兴县这点让人看重了...至于说富足,这里还真不怎么富,别看三吴

  为江南精华,但就算是最富有的地区也有贫民,此时的发达地区有个把拉后腿的县实属正常!

  虽然对自己有一个‘未婚妻’,并且不出几年就要和这位素未谋面的未婚妻结婚这一点,许盈总有些不习惯。但长久的不习惯中,多少也坦然了些,许盈神色郑重的点头:“儿至长城县,必先拜访周氏。”

  在这个时代,身为一个男子,与一个长辈选定的妻子结婚是绝对的义务!身为现代人他或许有自己的不习惯,但他并没有不伤害任何人,又能完美避开这个的法子,所以最终的选择就很明了了。他唯一能做的是对那个女孩子负责任...在这件事上,身为女子的她是更加弱势、更加没有选择的那个。

  杨氏一系列安排做的很周全,等到完事毕了,也差不多是春暖花开时,家中祭祀路神,选定了一个宜出行的日子——此时出门在外,总有各种各样的凶险,出门之前祭祀路神,占卜一个吉日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

  吉日卜定就在三天后,得到日子之后许盈将这个消息通知到了朋友亲故那里。他自己只是个年轻人,就算是出远门,也劳动不到长辈,但是平辈中相熟的、不相熟(但家里有联系的),这个时候都是要来送一送的。提前通知一番,这也是礼节!

  许盈出门的队伍有十来辆大车,车上都是满当当的行李,和行李一起的则是一对保护许盈一路安全的部曲,由许倩带队,各个都甲胄、武器齐全,看着就能让沿途流匪不敢冒头...贼匪这种存在,并不是影视中那种只知道莽,或者头脑武力都很高,会劫富济贫的。他们大多数时候很懂欺软怕硬,像是硬茬子,他们往往会避开。

  这些大车队会往京口去,过了京口那一段人工渠就开始走水路!江南地方水网密布,一路能直达长城县呢!而在古代漫长的历史中,水路运输相对于陆路运输来说都是有着压倒性优势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