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280(2 / 2)

  对于许盈来说,那些列在圣旨上的奖赏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因此获得的名望。从这个角度来说,一本《十二平均律》堪称是‘王炸’!

  这和《战国论》还不太一样,《战国论》喜欢的人归喜欢,但很多人其实并不太放在心上,那它做一介书生纸上谈兵!《十二平均律》就不同了,虽然不能引起思潮、启发他人,但大家认它啊!

  毕竟这本书确实解决了黄钟还原的问题,这是看得见的、实打实的,不能否认的东西!

  将来许盈也是要定品的,光只是一本《十二平均律》在手,定品的官员就得极力抬高他!

  “其实《字源》才是我最费心的,如今却不如《十二平均律》名气大。”这几日邀请许盈的宴会越发多了,还有不少人来求书。《字源》和《十二平均律》第一版并没有印太多,主要是许盈这边催的急,东塘庄园那边积了几百册就一股脑送到建邺了,这导致如今四处都‘缺货’。

  此时读书人有限,七弯八绕地找到许盈认识的人求书并不难,而这些人就会再找到许盈。

  现下来找许盈的是和延,许盈微微苦笑,命人拿了一册《十二平均律》给和延:“家中也不剩几册了,只是没有令日升空手而归的道理。”

  和延令僮儿收起这册《十二平均律》,道:“我等自然能看出《字源》乃是若冲心血?其中考据功夫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若冲不堕祖先之名啊!先有《说文》,今有《字源》,实不让前人专美于前!”

  “不过《字源》虽好,却不是人人都有心力钻研的。如今寒门庶族子弟,许多三礼五经尚且无力兼修,更休提其他了...至于世家大族,并不缺名师授业,也能供养子弟,但许多子弟又怠惰了下来...”说起这些,和延也是有很多感慨。

  此时很多寒门庶族子弟其实是很认真,很求上进的,只是很多资源被势族高门把持,有心无力啊!他们读书很多时候并不是做学问,而是寻找各种捷径,以此做进身之阶而已。读书时就有很多不求甚解,只求快速对三礼五经这一类书籍有一个了解,是典型的‘应试思维’。

  高门大族子弟则不同,为了三礼五经读通,会大量旁征博引,光只是面就不是同一个层面上!

  这既是因为二者资源不同,也是因为心态不同...庶族寒门若是不能学而优则仕,是很难有出路的!士族高门就不同了,家族能大量供养‘闲人’,一辈子只是做学问不止不是问题,有的时候还是佳话呢!<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种田文 三春景&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