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230(2 / 2)

  李益准备南下时携带了一批货物,都是南方难得的——南方少了些战乱,但过日子从来不简单。这些年他并没有攒下多少钱,毕竟烽火连天的,意外很多。他从来不愿意让女儿过苦日子,去了南方之后,无论是做生意,还是买地买佃客,都是需要本钱的,他得早早计划起来。

  等到南下的时候李益才发现,如今南下的人还有不少!一则是因为北方越来越乱,大家都是在求生,从中原地区向四边逃命的人都有。二则是大周汝南王一脉在建邺建立了小朝廷,这个消息已经逐渐传遍天下。

  对于深受胡人之害的汉人来说,南方无疑多了一丝归属感。

  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点儿归属感也就是那么回事,是全靠小朝廷建立才有的。不然的话,以此时江南在中原人士眼里的定位,只怕是和北方草原没什么不同。北方是匈奴羌羯,南方还是蛮夷呢!

  但不管怎么说,南下的人确实越来越多了,不只是被裹挟着逃命的普通人,还有避难的富商、地主、势族。

  度过长江之后,对于李益来说最危险的阶段已经过去。他到底有些家底,花钱想办法过了江,一起的还有货物、仆从。而现在,他们则是一路往建邺而去,一是为了在江东卖掉货物,二是为了定居。

  江东是江南精华之地,就算是有什么危险,那里也是相对安全的所在。

  “念娘,你怎么出来了?”李益看到七.八岁的女儿走出马车,赶忙让她回去...对于现在的李益来说,不需要防范兵灾了,但三三两两的流民还是得留意!就怕这些流民弄出事来!

  他知道这些流民也很可怜,但就是因为这些流民被逼到了绝境,所以才危险!

  这样的环境里,他甚至不太愿意女儿露脸。这就像是身怀宝物的人,只恨不能将宝物贴身藏起来,不能让任何人看到。仿佛多一个人看到,就多一分风险!

  李念娘是个很乖巧的小姑娘,虽然很想在外面透透气,但看到父亲满眼血丝,再不忍让父亲担心,就重新回到了马车里。

  李益安顿好了女儿,这才重新坐到篝火旁吃东西,他吃的是一种胡饼,类似后世的馕。他家走西域商道时就制作这种胡饼做干粮,如今他不走西域商道,却是习惯了和父亲、兄长一样用这种胡饼做干粮。

  其实他们也有带一些粟米,此时要是能煮一点儿热乎乎的粟米粥才是最香的。但是包括他在内,其他有马车代步,看起来境况好些的南渡之家,都没有那样做。就是担心熬煮粮食时香喷喷的味道会让饿极了的流民丧失理智!<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种田文 三春景&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