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1 / 2)

  古人看的到活字印刷术的好处,但更能看到其中的不好。活字无法做到严丝合缝,陶活字容易破碎损坏,木活字则是容易变形。铜活字没了那些毛病,但是价格高昂!要知道,活字印刷术本身就是为了降低雕版印刷的成本才出现的,如果成本上没有优势,何必要用活字印刷呢?

  难道活字印刷效率更高?

  要知道,活字印刷还要排版呢!排版或许比雕版要快一些,但考虑到活字印刷术其他不便上浪费的时间,谁的效率更高还真说不好。

  活字印刷直到明清时,也只有一些价格便宜、质量很低劣的印刷品会使用,始终未能成为主流——皇家不惜工本搞过铜活字,印刷质量不输雕版,但也就是一两套,这不能以常理论之。

  送走了工匠们,许盈又专下心来研究甲骨文。不多时,忽然又奴子禀报,说是罗真来了。

  许盈请他进来,连桌面上的甲骨都没收,笑着道:“难得阿真你主动来访啊!”

  “说的你好似爱走动一般。”罗真嘟哝了一句。他自然看得出来,许盈其实也不是很喜欢交际。或者说,许盈不喜欢和一群不熟的人进行毫无意义的交际,既无聊,又没什么收获。

  可惜的是,时下大部分交际都是如此。

  罗真也没有和许盈太过废话,见许盈又忙着鼓捣他那些宝贝甲骨了,也不愿意耽误他。便直接道:“听吴轲说,玉郎的《战国论》已经修改完毕,可否一观?”

  第70章

  许盈写《战国论》并不是秘密,或许一开始大家不知道,但他都写了这么多年了,又没有刻意瞒着。像罗真这样的走得近的朋友,那自然是知道的。不只是知道,他还看过一部分初稿。

  正是因为看过一部分初稿,所以才这样心心念念。吴轲一说《战国论》校对修改完成了,他立刻就来借阅了。

  小伙伴要借自己刚刚校对、修改完毕的《战国论》去看,许盈自然是无不可的。只不过当下他却只能拿出一部分稿件,解释道:“你这话可说的太迟了一些,校对完毕之后,先生就拿走了大半,如今剩下的都在这里了。”

  裴庆是当初布置这个作业的人,此时作业完成了,作为老师肯定是最先看到的。而且他还不是一个人读,还特意跑到了临川找到临川王羊琮一起——这又是许盈不知道的了。

  罗真看着剩下的稿件,倒也没挑。当即用布包包了,自己抱着拿回了家。

  之后几日在家时,他常常呆在书房读这些稿件。这个举动引起了同族兄弟的好奇,大家都知道罗真是什么性格,那真是一个能躺着绝不坐着的家伙,平日也不怎么见他如何用功。特意在他院子里安置的书房常常是个摆设,根本不见他用几次。

  若不是现在教导他的老师还算能约束他,恐怕他连读书这件事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