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112(1 / 2)

  “若是找些人来抄经,是何价?”许盈左思右想了一下,决定先问问情况,实在不行的话先找人抄书,一次抄个几百部,给各个大家都送一部。虽然这样自费的成本不低,但对于他来说重要的也不是钱。

  到时候卖点儿澄心堂、红糖,一下就赚回来了。

  许盈哪里知道抄书的价格,他

  这里如果有抄书的需求,自然有字写得好的书童去做这事。而被询问的关春没怎么思考,直接道:“如今抄经,只用书法上善者,一纸三四十钱,一卷纸数不同,约在数千钱。”

  都能请人抄书了,自然都是有钱人。有钱人是不会在乎一点儿差价的,只在乎抄书的人水平。所以能接抄书的活儿的,还不能只是会写字,还要写的不错才行。他们写一张纸就是四十钱,一卷书几千钱,以时下的物价来说也算是高工资人群了。

  不过这个时候读书人本来就值钱,这种价格也不奇怪就是了。

  这个价钱倒不是不能接受,抄个几百部出来,也就是几百匹缣就能付账...关键是,依照关春所说,一时之间能找到接这个活的人有限。所以许盈真想找人抄个几百部《战国论》,可能要等半年才能拿到货了。

  这不是不能等,只是许盈自己放弃了,摸了摸头道:“算了,你去找几个木匠来见我吧。”

  许盈还是觉得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一点儿,攻关雕版印刷术算了...这样做好了就是一劳永逸。以后再想出什么书,那就容易了!而且手握雕版印刷术,到时候往外分享技术能够刷一波声望。而如果不想传播技术,而想借此牟利,也很简单...这里的牟利并不是指赚钱,而是让那些想要印书的人都自觉给他说点儿好话。

  不一定要颠倒黑白,只要在立场上有那么一点点偏向,甚至只要能保证公正,那就很好了。

  有眼睛的都能看出印刷术能多大程度上推动作品传播速度,这年头大把大把的人求名,这件事做起来轻松又容易!

  不多时,许盈就见了木匠,和他们谈了自己的想法:“这些日子拓了许多甲骨,你们看看——碑文拓写是早已有之的,我就想,能不能木雕文版,印文字于纸上。若是能够的话,岂不是不用抄书,且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许盈因为常常有些‘奇思妙想’,所以经常叫工匠来说话,这些工匠在他面前也越来越自如。此刻领头的一个木匠,紫膛色的脸皮,正是四十岁左右,经验和体力都最好的时候。连忙拱手道:“郎君这个主意妙!小人也常见石匠拓写碑文,只是做起来恐怕不容易

  。”

  许盈闻言笑了笑...他当然知道这不容易。

  雕版印刷术说起来简单,就像印印章一样,华夏用印章都不知道多久历史了!如今搞出雕版印刷术,就像是捅破一层窗户纸,他一说,匠人哪有不明白的。只是很多事情都是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些木匠常年和木头打交道,立刻就想到了许多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