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84(2 / 2)

  许盈每日读书,讲究看、读、写、作,其中‘作’就是写文章、写诗什么的。这事听起来困难,但真的做起来却是不难的——现代人觉得自己写不好古文、古诗,很大程度上是先入为主了。

  一方面觉得古代这些东西佶屈聱牙,生僻又难懂,看着就不好下手,畏难情绪发作。另一方面,现代人接触的都是古代文章诗词的精华,等而次之的都十分陌生,更别提没有流传下来的平庸作品了...这让人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古人的作品都很厉害。

  然而这怎么可能呢?事实就是,古代也有普通作品、流

  水账、稀烂文章,甚至这些才是大多数!而那些流传千古的光华文章才是极少数,所以才能做到耳熟能详、光耀千古,直到加入‘朗读并背诵全文’套餐。

  只是印象已经形成,现代人难免觉得自己不如古人,根本无法写到那种程度,连尝试的心都没有了。

  许盈现在生活在古代,反而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简单来说,一个现代人经过正常训练,写文章、作诗词都不是难事。至于说水平,只能说平均水平应该好于古人。毕竟现代人不缺教材,而且受到各种文化产品的洗礼,再加上眼界开阔,天然就起点高。

  至少比古代一大部分读书人的起点高!

  但要比肩古代大家,这就要看个人天赋了。相比起古人,现代人的思维更加开阔,文学方面肯定也有了更高的起点,但古人毕竟是开拓者,很多题材已经被他们写尽了,现代人再写也脱不出窠臼。

  再者说了,能够在文史上留下大名的古人都是超出了同辈,甚至在历史的长河中竞争也没有落下风的人物!这种依靠时光岁月自然筛选出来的大才,天赋绝对是毋庸置疑的,这种超绝天赋,也足以抵消现代人的一些优势了。

  许盈也不求自己一开始就能技惊四座,只求循序渐进之下能够在这一方面表现良好。至于说能不能成为一代文宗,那就要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了...行路一百,九十九在自身,还有一步却是不由己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许盈一方面学习此时写文章、写诗的体例(其实这个时候很多文体尚不成熟,以诗为例,格律要求很松散,这让许盈适应起来很快)。另一方面,他也尝试着自己动手去写。

  不管质量好坏,他都要求自己每天至少写一首诗,一篇文章(策论、骈文之类的体例是不定的)。

  一开始写文章肯定是从仿照开始,他都拿此时大家的文章仿写。写完之后就收起来,等攒下一些就拿出来评判,觉得不堪入目的就烧掉。若有可观之处的,就留下来,作为自己进步的一个见证。

  这半年多的时间,许盈攒下来文章也有几十篇了。其中大多数都能看出现在一些名家之作的影子,也是因为这个,许盈只是<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种田文 三春景&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