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2 / 2)

  老庄的东西很玄妙,在这个年代非常流行,但也很容易移了性情。大家族就算教导孩子这个,也得是孩子经学学的不错了,人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世界观后再去,这样才不会随随便便就把家族子弟给忽悠瘸了。

  大家都知道那些能够谈玄论道的名士非常有名,此时风气之下名气是可以变现为政治资本的。但如果本人也相信自己谈的那些玄妙,那就会造成没办法任事的结果——大家族有的是机会实践这一点,显然很清楚这个结果。

  就算家族出一两个谈玄论道的名士可以提高家族的清望,也要更多的子弟踏实些才好。

  此时谈玄论道的虚浮风气已经刮的很盛了,但真正有着厚实底蕴的顶级高门却还没有彻底沦陷。

  第27章

  乱世不是什么好时代,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但是,单就针对‘文化’这一主题来说,乱世有的时候却并不是坏事,这一点在古代会更加明显。

  盛世之时,如果国家足够开放,文化方面的成果也能很辉煌灿烂,但这和乱世时的成果是不一样的——在朝不保夕,人所有拥有的东西一件一件被摧毁之后,人的精神会触碰到一些新的东西。

  一方面,有人想要在这样的时代寻求自救,这就造成了这方面思潮的大爆发!这就像是百家争鸣一样,出现在了列国相争、国民日子并不好过的春秋战国。而百家争鸣留下的文化遗产确实让华夏民族吃了几千年,直到现代社会时也留存着深深印记。

  另一方面,有人已经放弃了解救这个时代,走向了醉生梦死的另一个极端。而在这些极端者中,有少数人破而后立,选择了向内心探索。不解救这个时代,通过解救自己内心的方式完成救赎。

  自己就是自己的整个世界,完成了自己的救赎,外面的纷纷扰扰就无关紧要了。

  这方面的发展其实是极大促进了哲学的探索的,这也从另一个维度上一次又一次重塑了华夏民族的精神——事实上,在华夏历史上,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也确实是一个‘自我发现’的关键期。

  就算不去谈民族大融合带来的思想冲击、文化交流,只单纯的说‘乱世’本身对人的影响...这时能够读书明理的群体也逐渐完成了自我发现,建立起了属于个人的尊严,认可‘生之可贵’。

  在乱世的极端环境下,这些都是自然而然诞生的。毕竟,这样的时代,就连君主都无法构建绝对的权威,臣子反对君主成为稀松平常的事,甚至出现某些势族门第高于皇族——这虽然是这一时代重家轻国、世道不振的体现,但不得不说,如果没有个人的觉醒,这样的念头是产生都不会产生的。<hr>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span>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种田文 三春景&nbsp;&nbs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