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43(1 / 2)

  乱世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就更明显了,盛世之中国家总会整顿教化,希望能通过教化统一黎民百姓的思想,这是有利于统治稳定的。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见识

  到了这一点的好处,一旦有能力都会用儒家学说教化百姓。

  当然,教化百姓归教化百姓,统治者肯定会兼用儒家、法家、黄老等等学说的理念。

  在乱世之中,中央集权虚弱,文化上的大一统就会出现问题。再加上其他因素的推波助澜,出现小型的‘百家争鸣’是很正常的。

  所以在许盈现在生活的时代,读书人不只是治经学,以儒学传家,还兴盛起了老庄玄学等。贵族子弟修道、礼佛是很正常的,事实上,佛学也是这一时期迎来了大发展,从一开始的边缘宗教,一跃成为显宗。

  许盈原本的历史上,待到南北朝快结束时,已经有‘南朝四百八十寺’的说法了,南朝如此,北朝崇佛也不遑多让呢!翻阅史书,就可以看到很多有名的和尚,譬如佛图澄之类,深刻地介入了政治和宫廷生活。

  此时,以谈玄论道获得巨大声名的名士很多,这些人往往比儒生更容易获得追捧。但在备受推崇之下,也始终有人看穿了其中的虚浮...说到底,这些人大多数时候就是在玩文字游戏而已!最多就是做一个提出问题的人,至于解决问题——就不指望他们有解决问题的对策了,他们不把思路歪曲到奇怪的地方,这已经是上上大吉。

  世家大族的子弟如果对老庄玄学感兴趣,当然可以去学。但除非是走火入魔的家族,不然都会注意其中的分寸。用这些来进行一些哲学讨论可以,在处理局部问题的时候参考一下也行,但真的拿这些虚浮的玄妙之学大规模应用...就没有成功案例好么。

  这倒不是老庄的问题,道家经典自然也有大智慧,但除开一些普世原则(比如‘治大国如烹小鲜’这种),在具体的问题上,在这个时代老庄已经没有多少施展的余地了——老子还好些,庄子真的就不适合拿来治国。况且老子也是提倡小政府、无为而治的,听起来很好,但不适合发展到现今的华夏。

  用结果导向就知道了,若老庄真的好用,也不会轮到儒家一统天下!要知道一开始的时候,儒家也并不占优势。

  所以,清醒的世家大族一般不会特意引导年幼的家族子弟学习老庄...当然,现在许仲容只是上课的时候发散

  开来,讲一点儿老庄,这也挺常见的,不用太在意。他姑且说着,许盈也就姑且听了,对于现在的许盈来说,许仲容讲的东西都是新东西,左右都是学。

  真正让许盈对这件事格外在意,还是之后数日,许仲容连续提起玄远之学的那些东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