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卖牛(2 / 2)

彦先呵呵粗声笑道:“反正我给你起的大将军,你又不喜欢,不做将军,那就做臣子吧?”

吕正翻出一本书来,随意翻了一页,悠悠念道:“芳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

女孩问道:“这句子是什么意思?”

吕正捻着胡须,细细品味道:“这芳兰啊,我觉得应该就是指品格高洁、独立自守的女子。你生于黄土,芳兰生于深林,你看这与你的出身,很有呼应,而后半句,不以无人而不芳,不管别人来不来,芳兰还是自顾自的香,也就像你一样,敢做敢为,勇敢勤劳,独立自主,你看怎么样?”

女孩拍手笑道:“那我这次出去就叫芳兰,回来还是做礼仪的官。”

吕正见芳兰喜欢这个名字,也挺开心,觉得这小丫头个性真是不错,这大寨如是没了她前后忙活,只怕也没法像今日般牛羊成群,井井有条。

芳兰此刻赶忙跑去牛栏边,自己选了三头牛出来,又选了些牛爱吃的干草饲料,打成包裹,放在牛背上,又开始打包三人一路要的干粮杂物等,只等明日一早,便即出发。

三月的天气还有些凉意,清晨,木火二人在前,芳兰在后,牵着缰绳向大寨口走去。芳兰还手持一根细长的牧竿,检查了下牛肩负的饲料是否绑的够紧。彦先身上背着个大包裹,把三人要用的清水口粮还有烧肉都放置在内,三人换下在村子中所穿的自纺粗布衣服,为掩人耳目,故意身着破烂的旧棉衣,都是投奔之人带来的,由芳兰洗净晾干,衣服居然还有种淡淡的清香味。

三头牛甩着尾巴,悠然踱步,脖子上系的铃铛叮当作响。一行人渐行渐远,大寨慢慢消失在田野尽头。芳兰也是久未出寨,见路旁的树木刚刚发芽,绿意初现,心情大好。抬头望去,朗朗乾坤,云淡风轻,天空中偶有几声清脆的鸟鸣,此时的阳光洒在身上,很是能够带走寒意,送来暖意。三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笑,穿过田埂小路,向远处进发。

“我才想起来,我们此行,不骑马么?”王祐说道。

芳兰道:“如是觉得累了,可以骑牛,如是骑马,牛在后面也是跟不上啊。”

王祐道:“说的也是,我也是在这个寨子中住的久了,对外面都没了什么概念。”

王祐道:“我太重,就不骑了,你们两个坐上去,我来为你们赶牛。”

芳兰身子倒是轻盈,一跳就上了牛背,显然是个老手,穆然见她骑牛,自己也觉得很是新奇,便也骑了上去,觉得牛背上甚是宽大厚实,牛只走得又慢,特别稳当。

穆然在牛背上被晃得舒服,忽然想到:“话说,我们来到这里,不觉已经有三年了吧?”

彦先口中一算,惊讶道:“确实,竟然这样都已经三年了。”

芳兰道:“当然是三年,你们没看到我已经长那么大了么?”

当年的芳兰还只是个干瘪丫头,浑身脏臭,又小又黑,经过这几年逐步成长,估计现在也有十二三岁了,在古时的穷人家,这个年纪其实已经可以差不多可以开始物色老公了。

木火二人每日也是劳作修行,与芳兰朝夕相对,倒是没多觉得这孩子有什么变化,似乎隐隐记得芳兰幼时,皎若朝露,润如沾玉,而现在及至十二三岁,骨肉开始逐步丰盈,荷花微微绽放。

有时赶牛放羊,裳裾带风,也微微显出袅娜多姿,虽然对弹琴撰词一窍不通,知书达理更是想都别想,但是干起农活,照顾大伙起居,功不可没。

穆然说道:“你厉害的很呢,大家少了你都不行。”

彦先则道:“你小小年纪,就已经如此能干,比我万乾皇阙宫中的宫女,那是完全两种风格。”

说完这些,木火二人又开始感叹起日月如梭来,这三年落入此地,竟然毫无建树,进展缓慢,此时竟然沦落到要带牛去卖,真是让二人哑然失笑。

芳兰见二人没有听明白她的意思,嘴巴一噘,索性趴在牛背上睡一睡。

别看牛脚下不快,恒久才见其功力,这牛体力充沛,路上稍作歇息,在田间吃点嫩草,便又很快恢复状态,连带的干草都不需要给,从早上走到晚上,已经走了快七八十里地了,穆然见天色渐渐转黑,前方有座破屋,便道:“要不在此歇息一下,充分休息之后,我们再上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