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统一思想、开发崂山卫48(2 / 2)

见没有人提问,刘义平继续说道:“李家内确实有这方面的书,有些还是李成梁、李如松留下来的带兵心得,这些比市面上卖的那些兵书要有用的多;各种军工工匠问题确实重要,重要的装备不能自给自足的话,对我们的发展限制实在是大,但李家还有这方面的人么?还有情报方面,我觉得李家可能帮不了多少忙了,虽然李家现在没有真正意义的家主,但实行的还是以前的收缩策略,能放弃的应该都放弃了。你的这些要求我会盯着,但还是那句话,不能操之过急,北京不比他处。”

“恩,北京那边安全第一。目前我们军队内火器兵比例很高,这方面的指挥跟以前冷兵器为主的指挥也有很大不同,我们还是自己多演练。”刘天佑说道,然后看向刘义兵问道:“义兵叔还有什么问题么?”

刘义兵摇摇头:“知道你说的有道理,只是心理上有些难接受,而且我担心一旦有变,我们的投入不就毁了么?”

见刘义兵不再有问题,刘天佑说道:“是有风险,但为了长久计,我们不得不做。那我再说一下初步的投入计划,从下个月开始,第一批迁移500辽东难民去崂山卫,难民数量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会多一些,因为努尔哈赤在辽东大肆屠杀“无谷之人”,近来辽东外逃的汉民越来越多。同时我们抽派两百人左右的士兵去崂山卫驻防。对待这些难民我们以工代征赈的方式来维持他们的温饱,计划在崂山卫建造一个小型码头、一批难民住宅、及修筑一些道路。除了以工代赈外,我们也想办法准备盘活崂山的经济,来养活更多的人,未来能接受多少难民就得看能不能利用崂山卫的那些盐碱地跟崂山了。”

此时刘仁接过话题问道:“前两年准备投入多少银子?依照我们目前的财力,并没有过多的银子来养那些难民。”

“是的,这次也需动用存银,目前计划三年内投入不超过两万两白银,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让那些难民能够在崂山卫自食其力,初期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先让他们能够活下来,后面就得看盐碱地、崂山的开发情况了。崂山卫目前比较穷困,就是因为耕地少,大面积的都是盐碱地,这段时间大哥的商行已经收集到了一些适宜盐碱地种植的植物种子跟幼苗,如白刺、白蜡、沙枣、丹参、金银花、枸杞等,这些全送到崂山卫的滩涂盐碱地进行培育,只要这些能培育出来,大规模种植就可以形成产业,也就能养活难民了。这两天我翻崂山志发现那边有桑树,也有农户养蚕,这个可以研究一下,可不可以扩大养殖,还有我在想崂山既然可以种桑树,那可以不可以种茶树呢?要是可以培育的话,这也能形成产业,养活不少人了。”

刘仁现在的重点是管商行,自然对这些是比较敏感的,他说道:“确实可以尝试,我这就安排商行的人到江浙一带请几位茶农老师傅去崂山一趟,盐碱地如真能培育出几种可以大规模种植的药材,那销路是不愁的,那样的话还真就能盘活崂山卫了,我会继续安排商行的人到江浙、福建、甚至南洋寻找新的农作物的种子的,这些不仅在崂山卫可以种植,朝鲜这边海边也有大面积的滩涂盐碱地的,真培育出来了,我们刘家又多了一道财源了。”

见大哥很上心,刘天佑很开心,并补充道:“不仅仅是培育新的农作物,现有的资源也可以利用,比如我们的商行可以贩卖私盐给那些合作的商户么?我们自己有商路,航运有保证,有成本优势的。还有我们有哪些货物可以自己制造的?那些难民现在是低价的劳动力,可以在那里建一些工坊的。”

赚钱方面刘仁已经展现出天赋跟兴趣了,他答应下来,将想办法盘活崂山卫现有的人力跟资源。

见谈的差不多了,刘义平对刘天佑说道:“崂山卫你念叨很长时间了,现在我们正式开始投入了,关于崂山卫主事的人选你有想法么?还是说就由李勇军主持?”

“不能由李勇军主持,从目前获得情报看来,这位也是位军人,但不善于民生方面的事务,要不然崂山卫也不至于穷到要卖地了。崂山卫的开发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我打算组建一套人马自己过去一段时间。”刘天佑回答道,见众人对他要去崂山卫都露出意外的表情,他接着说道:“我不会长期留在那边,等事务理顺了,我就回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