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谋划崂山卫47(2 / 2)

刘天佑思考后说道:“不能用应该来判断,我需要百分之百的确认,如果在我们对崂山卫进行投入后才发现李勇军对崂山卫内部管控不力的话,我们的损失会很大,也会很危险。”

陆磊对于刘天佑所说的要对崂山卫进行投入并不意外,既然刘义平启用他去评估李勇军的忠诚情况,就必然会对那边有所行动的,只是他不知道是怎样的行动,也不方面问只能看向刘义平。

刘义平也有些疑问,便问道:“崂山卫是穷乡僻壤之所,养不活多少人,而且离胶州湾并不远,弄出大动静很难瞒得住的。”

刘天佑嘿嘿一笑:“要不是穷乡僻壤,还会轮到我们么?养活一些人不难,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迁移人进去了,即墨县官府会不会有什么想法?我们把崂山卫盘活了,会不会有人过去摘桃子?最要紧的还是李勇军能否全盘控制住崂山卫,别我们刚过去,一些信息就散出去了。”

“你有什么办法?那边是明朝境内,可不能乱来。卫所的性质跟官府不一样,一般卫所的官职都是世袭制度的,除非遇到战事或自己作死,屯田千户这种官职可以一直世袭下去,不用担心有人摘桃子。”刘义兵边问边解释。

“世袭制?这就好,那我们只需再评估一下李勇军对崂山卫的掌控力和釜山到崂山卫间的航道安全就行了,只要航道安全、崂山卫能彻底掌控,那么我们可以朝崂山卫投入力量了,怎么盘活崂山卫,我是有些想法,一是在那边建工坊、二是解决盐碱地种植的问题、三是开发崂山,只要其中两样能够成功,我们就能在崂山卫养活不少人,有了人我们就有了兵源。”刘天佑说道。

刘义平还是比较信任刘天佑的,确定刘天佑是真的有计划后,便安排陆磊带人再去崂山卫了。刘天佑自己去找了邓晓峰,请他安排人关注下釜山港岛崂山卫的航线安全问题,这个安全自然不局限于海盗,还有明军官府的水师。

其实去年刘天佑就专门找了大哥刘仁请他的商行帮忙,派人到浙江、福建一带寻找能在滩涂盐碱地上种植的农作物的种子,后来更是让邓晓峰派船去南洋寻找这类型的植物种子,同时也让他们寻找土豆、红薯、玉米这些农作物的种子。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刘天佑更加坚定要回明朝,因为在朝鲜根本找不到系统的书籍或专门的农业机构来询问这方面的知识,其余方方面面的人才也都缺失。

1625年六月,陆磊、邓晓峰陆续传来了好消息,李勇军对崂山卫的掌控力比较强,那个非嫡系的百夫长不是问题,卫所内可以说自成体系,不跟即墨县、胶州有多少往来,而且当年李勇军也是带着使命到崂山卫的,虽然没什么深厚的根基,但跟当地的各类官员、地方豪强都维持了不错的关系。刘义平安排在胶州的人也传来消息,胶州湾那边的水师就是个样子货,只会维持胶州湾内一些渔船的秩序,从海上去胶州商船也很少。邓晓峰经过一个多月勘察也确认釜山到崂山那边的航道安全,周边现在没什么海盗,莱登那边的水师也很少到这一侧巡逻。

1625年六月底,刘家召开了一个保密等级很高的会议,既然确定要经营崂山卫了,这个秘密也需要对刘家核心子弟公开了。刘义平、刘义海、刘义兵、刘天佑、刘仁、刘海波参加,刘海波发现刘天佑这几个月老朝水师那边跑,就一直跟着刘天佑,想让刘天佑带他出去“闯”,刘海波看起来憨,但有自己的智慧,而且跟着刘天佑弄成了许家寨后,他很佩服自己这个族弟,最近他已经敏锐的感觉到刘天佑又要搞事情了,所以最近跟刘天佑跟的很紧。

这个会议刘义平直接让刘天佑主持,刘天佑把崂山卫有李家人潜伏的始末给众人介绍了一下,并公开了最近几个月侦查到的情况,同时宣布将对崂山卫进行先期投入。

这个消息把不知情的几人震的不清,刘仁还好一点,因为这半年来刘天佑已经拉着他做了不少奇怪的准备工作,虽然刘天佑没说缘由,但刘仁还是猜到了一些,因为邓晓峰跟刘仁的关系不错;刘海波虽然震撼,但更多的是兴奋;刘义海性子沉稳,虽然内心也震动的不行,但没说什么;刘义兵已经再次从澳门购炮回来了,他一直以来都是负责刘家堡的情报的,现在却发现有这么一个大秘密他不知道,心理有些落差,但又对重回明朝有些恐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