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一炮改三观46(1 / 1)

谈及到明朝的内忧外患,众人有些沉默。见此刘义平开口道:“我等虽身处朝鲜,但终究是明朝汉人,明朝强盛,我们流浪在明朝境外之人的生存境况也会好一些;反之如大明衰弱,我们这些人面临的困难也会加大,如今乱世之象越来越明显,我们需早做准备。”

“是啊,我们得到的情报显示目前明朝的天启皇帝据说经常不上朝、宠信宦官魏忠贤,搞的朝堂乱七八糟,长久以往下去恐怕问题会更加严重。”刘义兵接话道,但话锋一转接着道:“只是我们目前在釜山刚刚站稳脚跟,还面临着朝鲜朝廷的忌惮,发展已经面临瓶颈,如果继续扩张的话会进一步刺激朝鲜朝廷,万一引来突变,我们目前在釜山的地位都不一定能保得住啊。”

“明朝内部的事情我们管不了,目前的朝鲜王绫阳君是亲明的,明朝兵部在朝鲜的情报机构兵情司的张保磊、唐季等官员目前还是愿意扶持我们的,我们需要趁着这个机会赶紧发展。陆军的规模可发展的空间不大,主要还是兵源的问题,釜山境内的汉人还是太少。接下来我们需要重点发展的是水师,水师力量目前看来,朝鲜、明朝的关注、监管力度都不大,而且我们能建立一支强一点的舰队的话,我们可以真正意义上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刘天佑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邓晓峰在刘天佑说话的时候也一直在观察他,他与刘天佑接触的比较少,只闻其名不知其人,刘家舰队这一块一直是刘义平直管的,后来刘义平打算把舰队交给刘仁管,但刘仁只关注商船这一块的事物,其余的没有参与,现在听到刘义平的小儿子谈及水师的发展,他尤其的关注。

见刘义平没表态,刘天佑接着说:“虽然我对海战不了解,但按照目前的战争发展趋势来看,海战的核心会是军舰的大小、航速、舰炮的射程、数量、威力这些因素,所以我想请邓将军做几件事,第一、派人打听清楚澎湖海战的细节,明军是如何打败荷兰人的,采取了什么样的作战方式;第二、收集南洋欧罗巴各国间的海战信息,分析目前这些海上强国的海军发展趋势;第三、打听清楚我们从哪里可以购买军舰,朝鲜这边应该没有制造大型军舰的能力,明朝那边军舰都被官府管控了,我们得找到购买军舰的途径,并想办法组建自己的造船厂;第四、提交一份目前我们舰队的具体船只数量信息、水手信息,接下来也需要同陆军一样进行整训,淘汰掉老弱,补充新兵,控制舰队内汉人跟朝鲜人的比例,重要职位、军舰尽量由汉人任职。还有一点,把义兵叔这次带回来的炮安装到我们最大的福船上试炮,看能不能承受得住炮的后坐力。”

邓晓峰见刘天佑一下子给他提了这么多要求,也很重视,站起来回复道:“澎湖海战的情况我可以安排人找之前打过交道的郑芝龙的人打听;只是收集欧罗巴国家的海战情况,这个有点麻烦,我们从来没有跟欧罗巴人接触过,我想是不是也从郑芝龙那边想办法打听听;目前舰队的具体船只信息、人员信息我整理后提交,整训如何执行还需要二公子审定;购买新军舰的问题,我以前听说南京、福建泉州那边有大的造船厂可以造福船,不少海盗的船都是那边造的,还有就是日本那里,听说李旦、颜家都在日本有基地的;试炮的事情我会后就安排。”

“水手整训的事情还是邓将军来做,你是专业的水师将领了,不过可以报一个方案上来,义海叔帮忙看看。”刘天佑并没有乱抓权,然后对刘义平说:“父亲,我觉得情报体系方面需要做一些改变,接下来要把南洋方面的情报进行系统性的管理,水师的发展初期应该特别费钱,新军舰要钱、舰炮要钱、水手训练的耗资可能比骑兵还要大,我们现在也没一个具体的概念具体要花多少钱,需要做一个计划,最起码要弄出一支可以确保我们自己商队安全的舰队,不能指望那些大海盗,对了,刚邓将军说跟郑芝龙那边买过令旗,这个令旗其实就是买路钱的意思吧?这南洋那边的海上商路竟然被海盗把持了,明朝的那些官员也不知是干什么吃的!难道明朝内就没有眼观长远一点的人物么?”

“一文钱难道英雄汉啊,而且我们还不仅仅缺钱,还缺人手、缺工匠,按你说的建立南洋那边的情报体系,这里面的难度巨大,比当初我们弄出骡马行还要难,这事只能一步一步来。邓晓峰先安排些老兄弟去郑芝龙那边打探打探消息,情报体系的事情我跟义兵商议商议后再说,我们人手缺的厉害,尤其是可信任的人。扩大水师的事情,天佑已经提了多次了,我也是支持的,只是我们的根基还是太薄弱了,需要循序渐进。”刘义平发话了。

“时不我待啊,花掉的钱才是钱,我们这边的存银还有一点,除了必要的应急钱,别的都可以拿出来买装备,这样邓将军先评估一下确保我们自身商路、商船安全所需战舰的规模,是指完全不依靠那些大海盗的情况下,并做那些大海盗向我们这个方向渗透的预案。另外评估一下将我们所有陆军通过海运转移所需运兵船的数量。”刘天佑也适当做了让步。

会中刘天佑再次强调了所有士兵识字的问题,尤其是军官,各级军官都必须识字、看懂军报,以后各营都要加强士兵的思想教育。这些要求有些人不理解,但在刘天佑坚持、刘义平支持的情况下都通过执行了。会议结束时,一直没发言的刘仁对刘天佑调侃道:“二弟啊,为兄我挣钱的速度赶不上你花的速度啊~”

会议结束后,一行人一同去看刘义兵花大价钱弄回来的炮了,刚开会时刘义兵已经说了,这12磅的炮3500两白银一门,18磅的跑4000两一门,这中价格算是天价了。最可气的是他打听到明朝那边购买的价格是2500两一门左右!他想询问是否可以请两位铸炮工匠回来的,结果被葡萄牙人直接回绝了。

三门炮都已经卸下来了,李兆武已经在试炮场调试了,大家围观了一阵后变开始试炮,最大射程达到1100步、有效射程达到700步的试炮结果把刘天佑以外的人全部惊呆了,在炮场的人大部分都是知兵了,这种威力、射程的火炮要是列装的话,将要改变现在的作战形式了。众人感慨万千,均对刘天佑坚持让人出去“淘”炮佩服万分,而邓晓峰更是想到刚开会时为什么刘天佑一定要让人打听澎湖大战的细节了。试炮后刘天佑直接对众人强调保密,关于这几门新炮的情况作为最高等级机密,任何人不能外传,后面水师试炮时,也全部安排老兄弟们执行。再场的众人都是知道许家寨被围攻时,刘天佑藏着两门佛朗机一直不肯用,最后时刻突然发难打死朝鲜军主将的事情的,都承诺保密,刘义平还要求刘义兵加强保密条例的宣传。

试炮后刘天佑就没管其他人了,他把李一江、马玉柱等人都喊来了,分配任务。李一江对比这些炮的火药与他们自己火药的配比区别、燃烧速度、爆炸威力的区别;马玉柱、李兆武两人研究研究炮身结构,这次买回来的炮都是铜炮,而他们之前一门心思的是铸铁炮,由于工艺问题,弄出来的天雷炮非常的笨重,因为没有专业的铸炮师,他们工艺改进的非常缓慢。

当天晚上,刘天佑又去磨刘义平了,让他掏钱,希望先拿一部分存银出来用。刘义平今天观看了整个试炮过程后,对他这小儿子对火器的认知又有了提高,他自然知道这种炮如果能大规模列装的话,他手里的这支部队的战斗能力将大幅度提升,而且他也知道如果他们没有这种炮,敌人却有的话,对他们目前擅长的火枪方阵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他也是倾向于花银子再买几门炮的,两人商讨后决定春节后让刘义兵再去一趟澳门,买炮、买火枪。关于铸炮工匠的问题,他们俩都挺头疼的,最终还是打算从唐季那边想办法,有钱能使鬼推磨。

1625年春节前,釜山驻军的鲜族兵全部完成整编,淘汰了不少老弱、对汉人有敌意的鲜族人,但也快速的完成了人员补充,得到征兵令后当初许家寨周边的那些村子有不少人主动过来参军了,这让刘天佑很欣慰。他将鲜族兵也整编为3个营,一个火铳营、一个步兵营、一个工兵营,进一步对各级的鲜族军官进行了拉拢控制,姜虎执掌了火铳营,搭配了一个汉人副手;金正兵被启用了,执掌了步兵营,搭配了一个汉人副手;工兵营由赵本荣的嫡系赵承炫执掌,赵本荣直接掌控这三个营,而且刘天佑把自己淘汰下来的鲁密铳、鸟铳都给了姜虎的火铳营,赵本荣对此也是比较高兴的,也把刘家开始用好装备来装备鲜族军队的消息上报给了庆尚南道总督,无形中也增加了现任总督李子千对刘家的好感。

1625年春节后,釜山水师的整训也开始了,陆军的扩充也在缓慢的执行,许家寨、黑山寨、虎威寨这几个寨子也都安排了人员进驻,黑山寨、虎威寨那边又开始赚银子了,因为刘天佑太穷了……

1625年,刘天佑不知不觉的也16岁了,身高已经跟刘仁、刘义平一般高了,而他母亲也开始正式念叨给他娶媳妇的事情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