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父子辩论43(2 / 2)

“相持阶段,相持下去估计明朝自己要出问题了,明朝虽体型庞大却就像进入暮年的一位老人,后金虽然小却处于上升期,明朝不能凭借自己巨大的体量优势速度压垮后金,却需要进入相持阶段的话,变数会很大。”刘天佑有着自己的看法。

“你忽视了一个细节,努尔哈赤的年龄,这个老奴今年六十五了吧?还能活几年,他的长子爱新觉罗·褚英被他亲自下令处死了,现在是所谓的四大贝勒轮值,你说这种制度下,一旦老奴死后,大位的诱惑之下,他们的会出现内乱么?”刘义平看着刘天佑说道。

刘天佑一愣,很快反应过来,他自然是知道皇太极顺利接班了,还顺利的集权了,可别人不知道啊,便问道“那父亲觉得他们一定会乱么?或者谁能继续努尔哈赤的大位?”

“乱也不一定,但新的继承人应该很难做到像努尔哈赤这样对整个后金军如臂指挥这种程度了,明朝那些文官最擅长的就是操弄这些,应该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的。还有就连我们刘家堡这么小的团体在釜山稳定下来后都出现了比较强烈的懈怠的苗头,何谈后金那些从苦寒之地出来的人呢?一旦他们的第二代出现了贪图享受的苗头,那后金就不会对大明造成威胁了。”刘义平说了自己的观点。

刘天佑知道刘义平分析的有道理,但他是知道的,后金像开了挂一样,几十年内后金不仅没有乱,还接连出现了几位雄才大略的帝王级人物,可这些他不能说,便问道:“您还没说预计以后谁能继续努尔哈赤的位子呢。”

“这很难说,我们得到的消息都非常滞后,有些也不准确,只能用排除法排除一两人,现在的四大贝勒是老奴的次子代善、侄子阿敏、五子莽古尔泰、八子皇太极,这其中阿敏是不可能的,他不是老奴的骨血,莽古尔泰传闻此人非常暴虐,如果是真的,他也很难了,最可能的就是代善和皇太极了。”刘义平想了想缓缓说道。

“哎,不操这心了,我们也没一手的真实资料,猜来猜去的也没意思,还是想想我们自己吧。父亲,您说我们就这么耗在釜山能有前途么?”刘天佑话锋一转。

“我们窝在釜山确实不会有什么前途,想在军队里升迁,不可能;到县府里谋个一官半职,也不可能,这朝鲜王族不管谁当王,不管对大明态度如何,都不会放开汉人当官的,军队就更不可能,我们能在釜山有这样的局面已经是取巧了。以后想继续扩军也很难,粮饷、装备还好说,兵源才是根本问题,我们适度的接一些难民过来,朝鲜官方还能允许,真大量的接过来,肯定干预,而且釜山就这么大,人来多了,我们也养不起。”刘义平摇摇头。

“我也是这么想的,而且我们还不能有扩张的心思,一旦有这个苗头出现,估计不止朝鲜官府,连明朝兵情司这边都会站到我们对立面,从大义的角度来说我们也不能这么干,真这么干了要么我们被剿灭,要么彻底把朝鲜推给后金。”刘天佑说道,然后接着说:“这就是我总想弄清楚我们在明朝的布置,是否有可能回去。”

“不是回不回去的问题,还有一个你以什么身份回去的问题,回去当平民?你不愿意。当官?不可能!占山为王?那是找死之举,明朝境内现在看来还算稳定!”刘义平不同意。

“我并不是说现在就要回去,我们总得准备点什么吧?这么说吧,就算没有什么布置,我们现在都应该想办法布置点什么。父亲,您都说了很多人多年前就是谈论大明国祚的问题,此时我们什么都不做,就坐等大变到来么?真来了在准备,就晚了。”刘天佑争取到。

思索良久,刘义平说道:“山东那边的情况倒也没必要瞒着你,不过我上次就说过,山东的事情是绝密,真正的是你知、我知,刘家没有别人知道了,连你大哥刘仁都不知道。一旦真要跟山东那边联系,这事就可能瞒不住,到时候万一明朝还有人在盯着李家,我们去了山东就是自投罗网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