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山东布局开启44(1 / 2)

“山东并不是布局的好地方,这是个四战之地,一旦战乱起,山东将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朝对山东的控制也很严,就像之前的白莲教之乱,如他们起事的重点区域换个地方,我想也不会那么快的被剿灭。”刘义平道。

刘天佑有点疑惑:“不是好地方,那二十几年前为什么李成梁会选山东?”

刘义平一阵无语:“当初选的目的是做最后的一个不起眼的保命之所的,和你现在选择的目的一样么?”

“您这话说的,我能干嘛?您就别吊我胃口了,就直截了当的告诉我,咱在山东有啥?”刘天佑有点心虚。

“有点耐心,如此毛躁能成什么大事!”刘义平训斥了一句,但也没继续拿捏了,开口说道:“李成梁当年为了避人耳目,安排了他副将赵完的后人赵士进入山东胶州即墨县当了一卫所的屯田千户,他所在卫所靠近海边,属于既无油水、条件又艰苦的一个卫所,当时给他任务就一个扎根于当地,争取融入当地士绅。”

“有山东舆图么?对着舆图看看,这么说地名,我也分不清在哪儿。”刘天佑询问道。

刘义平自然是有山东舆图的,拿出来指给刘天佑看,说道:“即墨县隶属胶州,归莱州府管辖,赵士的卫所是崂山卫。”

刘天佑对着舆图看了一会:“崂山卫一直能管到这个小青岛位置么?看起来是个偏远的卫所,但地理位置对我们来说却是极好,李成梁老祖的眼光是很好的,这个地方要是大力开发、引进人口,是个非常好的港口位置,比胶州要好。”

“你想的太简单了,那一片区域是滩涂,适合耕种的地方不多,而且李成梁也没想搞什么建设,那里不是山东境内的重要地区,算是偏僻所在,关注的人不多,而对于身在朝鲜的族人来说,那里却是一个交通便利的地方。”刘义平说道。

“他们在那里也二十来年了吧?我们一直没跟那边联系么?这么长时间了,那些人现状怎么样?还忠诚么?”刘天佑问。

“他们那边的布局比我们这一支其实还要早一些,只是为了抹去所有跟李家有关联的痕迹花去了不少时间,十年前我以拓展商路的名义秘密去过一趟胶州,私下见过一次面,因为我没提任何要求,所以对他们的忠诚度并没有很直观的判断,只是感觉是忠诚的。对于那些人的现状,我只能说每况愈下。”刘天佑摇着头说。

“每况愈下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其实是好事,只是十年没见了您怎么知道每况愈下?”刘天佑询问。

“我们的商行在胶州有个店铺,当然不是以我们的名义,那边的掌控是我们的情报人员,我让他注意收集胶州各卫所的相关信息,这个崂山卫就在情报范围内。这个李千户当年是凭军功顶替接任的这个千户所,在当地没什么关系,这些年干了正常卫所千户该干的那些事,把自己弄的跟个地主老财一样,可这位是军人出身,对打理钱财这一块能力较差,虽然有一个李家老掌柜帮忙打理,但仍然不够开销,听说这两年已经开始卖一些军田来弥补亏空了。”刘义平解释。

刘天佑越听越迷糊,刘义平见他有些不理解,接着说道:“这个赵士自然是不能用真名的,现在的名字叫李勇军,这个李勇军是真实存在过的,只是当年战死了。李勇军本来是当地卫所的百户,据说经历恶战全军覆没,李勇军当时的千户也阵亡了,李成梁老祖运作后,赵士顶替了李勇军回到崂山卫所当了千户,具体细节我就不说了,只知道当年为了抹平所有的细节,花了不少力气。当年李成梁是安排了一个家将跟随赵士一同过去的,也算是一种监督吧。”

“他们这个千户所的地盘有多大,李勇军对地盘的掌控度如何?”刘天佑继续问。

“地盘倒是不小,崂山整个片区甚至小青岛那里理论上都归这个千户所管辖,至于掌控度这些细节我就不清楚了,如果真打算启用李勇军,需要做周全的准备,你有什么想法?”刘义平边回答边问。

返回